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05篇
理论方法论   118篇
综合类   1296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侯春林 《民族论坛》2013,(7X):97-100
"春秋笔法"是孔子编修鲁史《春秋》的手法,以"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纡,惩恶而劝善"为基本内涵,又称"春秋五例",为后世史家继承。作为中国古代史家记述历史的主要手法之一,"春秋笔法"又具有超越一家史学的重要意义。《旧约》历史书是希伯来圣经史学性质的集中体现,在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两方面都与"春秋笔法"遥相呼应。用儒家经学之"春秋笔法"来解读圣经《旧约》历史书,是一种理论创新,二者的对话具有比较经学、叙事学以及阐释学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尽孝不能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同行。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父母在,多尽孝",讲的是有一年腊月二十九日晚,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不经意间听到的一段对话。男的问:"今年春节都去哪儿?"  相似文献   
73.
2012年12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邀请外国专家代表在这里座谈交流。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代表有幸成为习总书记会见的首批外国客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包括皮埃尔·马舍雷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某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启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马舍雷作为重要理论资源融入其对于文学反映论的思考中,其间又难免误解,考察在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视域中的对话和阐释,对于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来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5.
与市场对话     
黄山第一机床厂成立于1955年,已有半个世纪的车床生产历史,具有专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是原机械部定点的车床企业,全国车床行业理事单位,安徽省车床行业的排头兵。2008年年底黄山第一机床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顺利通过改制,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也为企业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增添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数十年的快速发展,黄山第一机床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管理思想,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6.
观闻  吴平 《北京纪事》2011,(8):13-15
陈云,素有共和国"掌柜"之美誉。作为党和国家的经济先驱,陈云一路筚路蓝缕,从起步到再出发,遂有中国财经工作如今的一路凯歌。对于5个子女来说,陈云是一位真正的慈父。他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着子女的成长,父亲在儿女心中是座无言的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华诞9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陈云二女儿陈伟华进行专访,共同回忆世纪伟人陈云的壮阔人生。  相似文献   
77.
对话理论引入阅读教学,是新语文课标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教学对话中的师生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包括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等.  相似文献   
78.
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一场新的冷战为期不远 ,所不同的是已经过去的冷战是以意识形态为分野 ,而新的冷战是以文化为界线 ;过去的威胁是苏联 ,现在的威胁则是伊斯兰教—儒教的联盟。他的这个论点 ,国际大部分学者很难苟同。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著名学者杜维明教授则力主“文明对话论” ,他相信多元文化并存 ,通过对话和理解 ,通过各种文化自身的反省与变革 ,人类一定会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为此 ,几年来他在世界各地组织并参加一些“文明对话”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他的带动下 , 2 0 0 2年 8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南京大学在南京召开了“文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 ,这是一次穆斯林学者与非穆斯林学者的文明对话的学术讨论会。本刊 2 0 0 2年第 4期已选载了这次会议的部分学术论文。在这次会议上杜维明先生发表了题为“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的演讲 ,他视野开阔 ,观点新颖 ,在与会学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他认为很多杰出的学者已经看到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非常狭隘的二分法破绽。如果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逐渐地在合而不同的背景下生存就需要通过对话,逐渐发展出生命共同 体的意愿 ;通过对话 ,大家都具有和平共  相似文献   
79.
宋岘 《回族研究》2005,(3):5-10
15世纪,中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政府行为,影响广远。郑和与其从官马欢系穆斯林出身,遂使郑和航海得益于穆斯林文化。由于马欢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等穆斯林国家的语言,因此,郑和一行同中国南海与印度洋沿岸上的各国穆斯林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对明代中国认识了解当地的民族及其迁徙、宗教生活与民俗、物产与经济提供了真实的情况。这对中国与不同文化底蕴的其他国家日后和平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借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之机,讲一下穆斯林文化与郑和航海的密切关系,兼及郑和航海史料的研究、整理。  相似文献   
80.
宗教作为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古已有之,是不同宗教文明交往历史长河中的主流。虽在西方文明史上,确有不少借着宗教名义发动的宗教战争,但宗教对抗不是人类发展史的本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历史悠久的多宗教信仰国度,文明之间、宗教之间也曾很好地实现过对话和融合。中国自古"汉唐气魄"为标志的文化包容性,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国家胸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多种宗教和平共处,一直远离宗教冲突和战争。宗教本身是和平的而不是暴力的资源。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