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9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10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要讲现代民主的直接起源,不能不讨论欧洲中世纪的“政治承包”。体现这种“政治承包”的一个典型,就是封建制。“封建”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名声不好,总和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这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影响外,还在于中国整个政治传统对“政治承包”的鄙视。  相似文献   
32.
围绕"封建"名实问题的隐性分歧和显性论争,自20世纪初叶以来已进行了将近百年,迄今尚无定论.对"封建"名实之辨,可作如下估量:它是近代新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史学内部的歧见,昭显了新史学诸派对于中西历史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不同认识;是新史学对于唯物史观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引发的分歧;是忽视概念辨析的积习在中国历史阶段命名上的反映. "封建"名实考辨,并非仅仅是名词概念之争,它关涉到历史宏大叙事的准确性.对于泛化"封建"得到救正、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认识更充分普及的前景,笔者持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33.
在游览门券上欣赏中国古建筑,缘于一次与朋友对歇山顶和庑殿顶等级不同的争论,通过查看收藏的游览门券,得出北京太和殿是封建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地方,为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从那时候起,我喜欢上了中国的古建筑,尤其是在门券上欣赏古建筑中流光溢彩的中国顶。  相似文献   
34.
申荣 《老友》2009,(6):1-1
今年是共和国60华诞。共和国成立时,我9岁,作为共和国60年的经历者与见证者,我此刻的心情是:百感交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以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文化屹立于世界,也曾经一次次地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奴役,民穷国弱,任人宰割。国内的军阀混战、内  相似文献   
35.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
李炳泉 《老年人》2009,(3):40-40
在常德津市、澧县一带的澧水边有一座山,名叫嘉山。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流传着孟姜女的美丽传说。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为了巩固基业,欲修一座万里城墙。  相似文献   
37.
梁茂芝 《老年世界》2013,(24):18-20
蒋介石一生曾经多次成为别人策划的行刺对象,但每次均能化险为夷。广东军阀陈济棠所谋划实施的一个南昌“刺蒋”案至今鲜为人知,并且颇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8.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中日文学史上分别占有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相同题材和主题背后,隐藏着同中有异的文化结构。两位作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但都从自传体角度阐释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与根源,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巴金的《家》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岛崎藤村的《家》则包含着神道与儒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39.
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国民党上将胡琏。胡琏戎马一生,参加过北伐.也参加过军阀混战.曾经在石牌要塞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曾经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斗法”;孤悬台湾岛外的金门曾经是他“建功立业”的福地,也成了他不堪回首的伤心处。胡琏一生追随蒋介石赴汤蹈火,征战无数,血满弓刀,实在是很有看点。  相似文献   
40.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运动背后的妇女政策问题,成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个领域。儒家所标榜的"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在太平天国妇女政策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妇女政策看似平等解放的背后,是用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支撑的。现从太平天国的女馆制度、女官制度、社会地位、婚姻政策四方面来揭开太平天国妇女政策背后的封建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