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447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要讲现代民主的直接起源,不能不讨论欧洲中世纪的“政治承包”。体现这种“政治承包”的一个典型,就是封建制。“封建”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名声不好,总和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这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影响外,还在于中国整个政治传统对“政治承包”的鄙视。  相似文献   
32.
围绕"封建"名实问题的隐性分歧和显性论争,自20世纪初叶以来已进行了将近百年,迄今尚无定论.对"封建"名实之辨,可作如下估量:它是近代新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史学内部的歧见,昭显了新史学诸派对于中西历史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不同认识;是新史学对于唯物史观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引发的分歧;是忽视概念辨析的积习在中国历史阶段命名上的反映. "封建"名实考辨,并非仅仅是名词概念之争,它关涉到历史宏大叙事的准确性.对于泛化"封建"得到救正、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认识更充分普及的前景,笔者持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33.
在游览门券上欣赏中国古建筑,缘于一次与朋友对歇山顶和庑殿顶等级不同的争论,通过查看收藏的游览门券,得出北京太和殿是封建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的地方,为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从那时候起,我喜欢上了中国的古建筑,尤其是在门券上欣赏古建筑中流光溢彩的中国顶。  相似文献   
34.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给予了贾宝玉大量的笔墨,这是其在小说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但这导致人们往往误认为宝玉及其父贾政是荣国府以及其贾氏家族的核心,往往过高地估计他在其家族中的实际地位,但在小说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能代表其在贾府实际生活的地位也是如此,而作为长房宁国府爵位的承袭者贾珍在宗族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人忽视,本文从小说自身出发,并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综合分析贾珍在贾府中的宗法地位。  相似文献   
35.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
徽州地区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明清以降,徽州家族为强化宗族凝聚力、加强家族控制、整肃家族秩序,多以当时占思想主流的理学为核心,同时参照朱熹《家礼》,制定了既包含三纲五常思想,又具有本地"时俗"的家规。因此,在徽州宗族的诸多家规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解读,对于研究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朱子之学,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作用。  相似文献   
37.
李炳泉 《老年人》2009,(3):40-40
在常德津市、澧县一带的澧水边有一座山,名叫嘉山。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流传着孟姜女的美丽传说。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为了巩固基业,欲修一座万里城墙。  相似文献   
38.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中日文学史上分别占有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相同题材和主题背后,隐藏着同中有异的文化结构。两位作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但都从自传体角度阐释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与根源,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巴金的《家》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岛崎藤村的《家》则包含着神道与儒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39.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运动背后的妇女政策问题,成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个领域。儒家所标榜的"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在太平天国妇女政策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妇女政策看似平等解放的背后,是用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支撑的。现从太平天国的女馆制度、女官制度、社会地位、婚姻政策四方面来揭开太平天国妇女政策背后的封建面纱。  相似文献   
40.
有个男人的生命中有过几个女人。 第一个女人来自父母之命。洞房花烛时,男人才18岁。男人有抱负、有理想,对相貌平庸、目不识丁又年长自己3岁的女人自然是毫无感觉。于是,在深深领教了包办婚姻的可恶和无奈后,他挥笔疾呼男女恋爱自由,歇斯底里地抨击封建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