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诸多原因中,封建社会的先天缺陷是其内在的根本原因,其种种弊端至末世愈演愈烈,最终阻断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  相似文献   
42.
“时”的农业伦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违农时是中华民族对农业伦理的本初认知。时是中国农业伦理观的重要元素。时在农业伦理系统中演绎为时序、时段、时宜等符号,并最后升华为际会。时序表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序的时间状态,有间断、延续和连缀,农业的时序社会趋同性形成节日。时段是表述某一时的区限内所发生的农业事件的片段,是农事的阶段,是新旧伦理观的演替过程。新的伦理观应包含旧伦理观的合理基因。时宜是农事的时间契合点,是农事活动效果的保证。际会表达事物在从发生到消亡这一过程中,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坐标的契舍,是时、空、事件的三维耦合过程。际会常有而不常驻。中国农业时序可分为氏族社会、封建社会与皇权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农业时宜伦理观。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30年内匆忙走完了发达国家300年的工业化道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热衷于GDP,农业伦理严重缺失。当前应聚焦生产与生态兼顾,尊重自然,持续发展,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伤痕。遵循农事活动的常态性原则、生态保护原则、农业地带性原则、服务市场原则等原则系列,在偿还巨额生态赤字的同时,建立符合后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中国农业理论系统的全新时宜观。  相似文献   
43.
新文学视野中的三次“新市民小说”高峰假如从新文学的视野来看待所谓“市民小说”,当以上世纪40年代初期张爱玲、苏青、予且等人的横空出世为代表。为什么要限定在“新文学”的视野中?因为只笼统地说“市民小说”,会引起无穷尽的追问:明清的大量通俗小说为何不能算?近代以降的大量鸳鸯蝴蝶派小说为何也不能算?乃至于宋元时代的话本、民  相似文献   
44.
“中”者,中庸之道。春秋末期晏子提出“因中致和”。《礼记》也提出了“中和”的理念。“致中和”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的和谐境界。社会工作帮助服务对象改善社会功能、融入社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达到“致中和”。  相似文献   
45.
一、洛伦兹曲线对贫富差别分析的局限性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住的人们各自拥有国民财富的份额或有不同,有穷人也有富人。自古及今,国民财富的统计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奴隶社会各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主要用奴隶人数来反映,封建社会各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主要用土地面积来反映,当今社会各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主要用资本规模、收入高低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的贫富状况实际上就是社会财富和人口之间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46.
科举制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苹 《船山学刊》2005,(4):133-135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经历了军功制、荐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发展过程.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47.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是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员骁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便逐渐接触到他的著述,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及有关文明和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的论文等.  相似文献   
48.
孔子故里曲阜为儒学发祥地,先秦群儒,及汉之孔安国、唐之孔颖达、清之孔广森,在中国经学史上俱占有重要位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子故里一直是文化学术集散地,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当地人士文化素养普遍较高,且以著述相尚,互为师友.  相似文献   
49.
作为晚期洋务运动的重镇和创办学堂组织出国留学的先进地区,武汉在20世纪初期成为西方社会科学在中国内地传播的基地。新政改革与思想言论钳制的松动、士林风气变化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出现、近代出版发行业的兴起是西方社会科学在武汉传播的背景和条件。口头宣传、报刊宣传、新书传播是西方社会科学在武汉传播的媒介和内容。清末西方社会科学的传入,不仅有力推动了当时武汉地区中西、中日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同时对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壮大及武昌起义的爆发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0.
快乐做官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23):21-24
快乐,是幸福的一种形态、一种表现、一种存在形式。 快乐与否当然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比如“金榜题名”,意味着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的穷书生通过科举制度的桥梁,从此奔上了飞黄腾达的为官之路,在封建社会里。与“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一起,被并称为“人生四大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