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明人小品选》入手,利用诠释学的理论来理解小品文,可以从文本、间距、视域三个不同的理解层面逐渐深入到小品文的美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小品文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2.
晚唐诗风逐渐没落,小品文走向前台,为唐末文学带来一丝亮色。其锋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一直激励着后世读者。兹就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3.
丹崖 《当代老年》2006,(6):19-19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住着这样一位农夫,他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他用这笔钱廉价地买下了一片农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但是,尽管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由于他买地心切,以致于他对这块农场并不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74.
床事     
莫泊桑说:“床就是人生的象征,的确,床就是人本身!”床上发生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不管是人在旅途,还是人生旅途上,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蒙元烧鸭     
提起北京烤鸭,可谓名冠中华,世界皆知。上至各国政要、达官显贵,下至士农工商、寻常百姓,只要到北京来,办事游玩之外。烤鸭是非吃不可的。甚至,有人说。不吃烤鸭,不算到北京!”对此,笔者有切身体会,1980年,大学毕业前在北京实习时,曾与几位同窗遍寻京华各处的烤鸭店,  相似文献   
76.
小品文应该具备如下4项缺一不可的特征:1二形制简短;2.无固定体式;3.随意、轻松、幽默;4.含义深远,意境阔大。小品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散文的整体发展分不开,它只有在散文体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才可能产生,它的发展也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气氛、文化趋向以及作家的个性和爱好有关。  相似文献   
77.
崔武的《天窗亮话》(国际文化交流出版中心出版社出版),属于报章小品文。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方寸之地,可容千军万马,读者翻看起来,随意性大,选择性强,也不显得枯燥。因此,带有可读性和趣味性。这本集子为什么具备上述的特点呢?仔细琢磨一下,觉得除了作者生活底子丰  相似文献   
78.
张建华 《学术探索》2006,(4):138-144
澳门语文小品文是澳门散文园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于维护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尤其在回归祖国前后的港澳社会的特定语境中,澳门语文小品文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79.
周荷初 《船山学刊》2003,(4):140-142
一“小品文”的文体概念,是一个流变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小品文虽古已有之,但以“小品”名集或指称某种文学形式,则始于明代中叶。如晚明陈继儒《晚堂香小品》、潘之恒《鸾啸小品》、王思任《谑庵文饭小品》、朱国桢《涌幢小品》等;也有辑录前代或当代小品的选本,如《皇明十六家小品》、《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之属。不以小品命名,实为小品专集的则有:郑元勋所辑《媚幽阁文娱》、卫泳的《古文小品冰雪携》等。不少论者都指出,上述明人选集显示了一个明显的偏至,即几乎将包括韵文在内的所有体裁都集纳于“小…  相似文献   
80.
蒋益 《船山学刊》2002,(4):110-113,119
为中国的现代小品文寻根溯源并其探索发展方向 ,一直是散文作家与理论家的追求。自周作人提出美文说 ,之后有鲁迅的Essay说、胡梦华的Familiaressay说、梁遇春的小品文说、周作人的性灵小品文说、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说等 ,他们所作的全部努力最终归结为周作人的论断 :中国现代小品文的源流是晚明小品文与英国小品文的合成。这些努力聚焦于一点 ,那就是促使现代小品文朝着现代意识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方向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