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明清小说中的妒妇形象并非都属于简单的“妒悍”类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传》中的宦氏与后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笔者试从王熙凤和宦氏与以往妒妇的差异、嫉妒手段的差异、悲剧结局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比较,考察出妒妇形象已经由传统概念中的“悍妒型”向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型”流变。由此不仅可以追寻小说史中妒妇形象动态发展的进程,也可以探知妒妇形象转变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现存的敦煌演史类变文 ,宗教意识甚淡 ,世俗气息颇浓 ,民间的道德色彩、观念情绪灼然可见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人物事件神异化、传奇化和戏剧化 ,以体现世俗民众的审美趣味。它们在题材内容、思想意趣、战争描写、情节建构及叙述体式等方面 ,对后世的讲史平话、历史演义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可以认为 ,敦煌演史类变文标志着中国通俗历史小说的正式起源  相似文献   
103.
敦煌变文使中古文言小说和近现代白话小说互相连接起来.它确立了中国白话故事的基础,并让宋朝和元朝的小说文本占据了重要地位.用叙事学的方法观照这些变文,可见<目连救母变文>中有三角形的内在结构,<伍子胥变文>中存在着"郁积--化解模型",<韩朋赋>以离合作为情节发展动力,<秋胡变文>呈现了家庭小说里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04.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门大学讲座教授。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等。丰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等4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  相似文献   
105.
传统观念对小说的轻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薄弱,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对古代小说史进行了纵向梳理,探寻各类型小说发展源流,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对各时期小说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出明晰的史理意识,为近现代的古代小说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何青志的专著《当代东北小说论纲》在东北小说研究的批评方法、理论框架和东北小说的本土性方面开拓了东北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和新空间。1《当代东北小说论纲》遵循的是"历史——审美"的批评方法。在宏观上建构当代东北小说复杂的历史语境,将当代东北小说作为当代东北历史空间内的一个文化表征,勘察当代东北小说与当代东北历史之间的同一性历史演进过程,并力求在整体上还原当代东北小说的整体风貌,建构当代东北小说的发展谱系。无论是对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份代表性成果.该书为中国古典小说正名添价,是第一部中国小说史.它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很大.但同时具反讽意味的是,这种巨大影响又束缚了鲁迅之后的中国小说史家.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客观地思考鲁迅成就的一体两面.<中国小说史略>的成就与缺陷俱在,这些连同它们的意义,将在此一并给出.  相似文献   
108.
单青 《社会科学论坛》2007,(18):133-137
夏志清作为西方学者在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的流变和传承时,其预设的文史观、价值尺度以及对中国现代小说作品的具体评价无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本文就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9.
在《中国小说史略》编纂过程中,鲁迅通过同行同仁的惠赠提示、主动关注同行研究等方式获知彼时小说研究的动态情形,以严谨态度多次修订《史略》。鲁迅从事实依据、文献材料等方面客观地吸纳盐谷温、胡适、蒋瑞藻等同行研究成果,此举使《史略》修订本具备前瞻性的同时,又多有其坚持己见之处。这种吸纳不仅表现在论断评骘、实物文献等的援引,以坐实其所推导或夯实论据;又据以调整篇目、框架设定,从而触及《史略》建构的主体。尤其是,鲁迅对唐以降通俗小说的修订,说明其已意识到彼时学界有关小说研究的推进对完善《史略》的重要性。时势使然,致其不厌其烦地进行修订。这种修订使《史略》得以实现由讲义稿件向专家著述的转变,终为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10.
李玫以忧世、兼济的儒家情怀和佛道思想创作了《纂异记》,将满腔的悲怨融入其中。《纂异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在情节内容、主题、人物、叙事等方面对其前期传奇小说都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达到了圆熟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