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447篇
劳动科学   2749篇
民族学   237篇
人才学   1309篇
人口学   532篇
丛书文集   2295篇
理论方法论   748篇
综合类   6129篇
社会学   3023篇
统计学   103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1517篇
  2013年   1362篇
  2012年   1333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842篇
  2009年   2021篇
  2008年   1829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理工科大学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课本、轻人文。短期的、少数人的素质缺陷尚可补救,长期的、一代人的素质缺陷将会造成不可补救的历史过失。只有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才能建成未来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在继续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加强当代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文章着重研究不同的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的深刻影响 ,阐述就业制度的选择与男女平等观念实现的关系 ,以期能为当前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3.
科技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针对我国现存实际就业状况及劳动力素质状况,应对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要求,提高劳动力素质应是解决目前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4.
楚杰 《华人时刊》2004,(5):44-44
近些年出国留学人数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出国深造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掌握现代化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那么到底去哪里留学好呢?这么多的留学国家,五花八门的招生简介,似是而非的吹嘘承诺,对于初涉留学市场的人来说,真有些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5.
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向非农业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年龄低龄化趋向、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专门技术的掌握程度低、劳动权益保护状况堪忧等状况。针对上述现象,国家应通过法律、政策的制定,对处于就业弱势的农村女性予以更多的考虑、照顾;通过增加农村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建立具有性别倾斜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增加农村女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6.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以此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7.
王可忠 《职业时空》2008,4(4):100-100
近年来,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强,不少地区相继出现了技工荒。对此已引起了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为此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着广泛市场需求前景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止跌回升的势头。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仍不能引起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青睐。对此,应在完善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提升权、继续教育权、职业稳定权、就业平等权等诸多权益保障机制上夯实基础,以制度保证中职毕业生的权力,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Consolidateandstrengthenthefundamentalroleofagricultureinthenationaleconomyandincreasefarmer'sincomebyallpossiblemeans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adjustandoptimizeindustrialstructureforthep  相似文献   
39.
黄杰  刘珍华 《理论界》2004,(1):153-153
一、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扩大农民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和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的多,在吸纳农民就业问题上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乡镇企业要想在扩大农民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次要对其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再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别加剧,客观上影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  相似文献   
40.
田昆  竹俊  赵国友 《天府新论》2004,(2):129-131
本文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对现在就业市场上的文凭贬值现象作了简要分析 ,指出文凭贬值现象的背后是就业市场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灵 ,对失灵的原因作了分析 ,并提出一些改善市场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