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9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64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新问题和一系列社会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模式。“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效应更应该追溯于深刻而复杂的理论背景。作为一种理论,它具有进步性;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它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条道路”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2.
作为一种道德——政治哲学,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与其局限性几乎同样明显。功利主义的局限不仅源于其自身理论逻辑的不完备性,也来自其外部社会条件的有限性。因此,对功利主义局限性的克服,既非其理论上的自我完善,更不能奢望提出一种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替代性理论,而是应构建由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互补充、相互矫正所形成的制衡机制,以有效地防止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由于过分地倚重某一种价值取向(如功利主义)而导致严重失衡,以至发生倾覆。  相似文献   
53.
从认识论高度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潜在的科学和哲学价值展开分析,认为它揭示了人类理性以及一切理性文明成果都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知识的不确定性问题,并指出科学结论只具认识论意义而无本体论意义,但知识的有效性并不因此而丧失.  相似文献   
54.
本文梳理了少数民族现代化模式的发展脉络,对少数民族现代化领域内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和模式进行概括和对比研究,分析他们的优势和理论贡献。在这一基础上,找出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以期对以后的理论创新有所启示和提供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55.
财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冲击,随着近年频繁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更是暴露出了财务报告体系的不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环境的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的财务报告体系早已不适应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使用者对风险性和收益率的预测与评估。本文对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与国外体系进行比较,指出我国已经实施8年的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体系方面的局限性与今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6.
我国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从无到有,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提出、定义内涵和定义方法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理论界目前关于“非公有制”的提法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57.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 ,然而时至今日 ,我们却忧虑地看到先驱们在那个时代提出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复 ,而伴随着改革开放、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冲击 ,以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化为标志的现代文明发展 ,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在散文化的现代社会中 ,人们日益被外在的经济生活撕得支离破碎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 ,“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越来越多 ,相信宗教的人也越来越多。对此 ,人们不禁要深深思索 :美育与宗…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近年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虽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也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肯定,但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效仍不明显.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环保NGO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国家对NGO的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NGO也没有用尽现有的法律资源.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国家给NGO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NGO也应当积极用尽法律资源参与环境保护,以提高公众参与的力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59.
关于人学研究内在局限性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人学研究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当前的研究还依然停留在关于人学的对象、人学与哲学的关系、人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阶段、人的存在状态、人文精神等宏大问题的宏观描述上,相对缺乏理论深度和理论突破。进一步深化人学研究呼唤研究范式的变革。笔者认为,要超越传统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的“抽象化”误区,回归真正的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在人学问题域中,首先应当始终固守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次应当把人置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世界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60.
社会预测的相似性原理是指一种在事物的个性之中寻求共性即相似性,并用之于类推社会事物未来前景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存在,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预测活动基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在特定的层次上总会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而依据这些相似性,就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但是我们在确认这一原理之前,必须考察和论证两个前提:一是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之间是否具有普遍的相似性?二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能否用于社会预测?此外还要考证,相似类推的内在机理以及相似预测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