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62篇
理论方法论   279篇
综合类   4093篇
社会学   314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苏颂《前使辽诗》的一首。陈子彬注文说,潭州是今日之长沙,汉朝功臣靳歙庙是信武殿。但是辽国是宋朝北部邻邦,北宋使臣赴辽不可能经过潭州,更不可能去朝拜那里的靳歙庙。这与常理有违。并且,按照习惯,靳歙庙应该建在江陵,即今日之荆州,潭州就没有靳歙庙,更不会有信武殿。另从《宋朝事实》《宋会要辑稿》《开州志》等历史文献及原诗内容分析,《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一首对"澶渊之盟"的颂歌,而"澶渊之盟"就签订于澶州。信武殿是宋仁宗于皇祐五年(1053年),为纪念其父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年)御驾亲征到澶州,战胜契丹,与之订立"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下诏建立于澶州的。因此,原诗题名中潭州实为澶州之误。  相似文献   
102.
新时期现代派诗歌为了抵制政治对诗歌的介入,重新回到真实的语言而减去诗歌中的政治因素,走向"纯诗",但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现代主义技巧的同时又介入政治和社会,写出好的"杂诗",前苏联和东欧的经验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3.
王丽 《职业》2012,(31):90-93
我国葡萄酒生产企业,每年会产生超过4万吨的葡萄籽,这些外壳非常坚硬的废弃物,牲畜不吃、沤粪不烂.很多老总面对这堆积如山又无处扔的“垃圾”,大伤脑筋.然而,一位聪明女孩却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废物利用,昔日一文不值的葡萄籽竟产生了惊人效益,短短3年她就赚了2000多万元,而且产品颇受都市女性青睐.日本商人主动赠送一辆奔驰找她合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创富秘密?  相似文献   
104.
僧人所作之诗即为僧诗,然其外延受作者、惯例、体式、内容等因素影响,变得十分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僧诗依据内容性质可分为世俗诗、劝诫诗、禅悦诗、颂古诗四类。与世俗文人诗相比,僧诗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其质量好坏与作者的宗教修为程度有关,其诗风以平淡清空为主,其创作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表达方式也极为自由。二者大体分属于两大诗学系统。  相似文献   
105.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古今产生世界性影响并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富滋养的一系列作品时,特别标出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脉相连的六类诗系作品的集群。此中的每一集群都是时代历史的诗体形式与内容的集群,广集作家群体,深具表现特征,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诗意贯穿与绵远流延,每一集群对其当代与后世都是文化艺术的审美营养素与发展的推动力,在今天亦复如是。每一诗群的历史与文本均存在各自的特点,领略其独有意义,以见诗性文化的本体所在。  相似文献   
106.
《琼州学院学报》2017,(4):19-27
用韵是关联诗歌各句的重要枢纽,是诗词文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在诗词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之中,用韵多被视为形式层面,但它在诗词文学内容表现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用韵对诗词文学情感表达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韵的发音特征上,一般来说,开口度越大,表达情感的程度就越强烈;开口度就越小,表达情感的程度就相对弱一些。诗词文学用韵对情感的配合作用,适合于大部分作品,有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可以暂且认定是一种"亚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07.
赠答诗源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发展成熟,到了建安时期,由于社会、个人等因素,进入蔚然的勃兴时期。建安时期的赠答诗不仅在数目上有了客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建安赠答诗中,赠答主体在与赠答对象沟通思想感情的同时,抒发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个人感情,诗歌风格刚柔并济,呈现出慷慨悲凉之美。  相似文献   
108.
耶律铸是元代初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一生著述颇丰。其现存作品以诗为主,其中征战诗约有百首,是其诗歌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之一。耶律铸屡从征伐,在长期的征战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经验。其征战诗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对战争场面描绘,对元军气势的渲染,对大元天子的功德的赞美,还有对大元帝国辽阔疆域和人才济济的歌颂,以及对江山统一的壮志豪情的抒发。它是对蒙古国时期和元代初期统一战争、平叛战争的艺术记录,具有较强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李晓敏 《船山学刊》2012,(4):142-147
陆机初次入洛时间,历来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现代研究者多支持陆机在太康元年被俘入洛说。重新排比史料并结合陆机、陆云赠答诗的自述,可以考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0.
江南桐城"方氏三节"于明末清初即享誉诗坛,其中方维仪诗画成就最高,然其婚姻短暂而不幸,归家守志清芬阁。她著作较多,流传极少。诗存百余首,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感伤诗,抒发了一个守节殉道者的内心孤苦悲戚之情,揭示了封建社会节妇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困境;二是忧时伤乱之作,反映明季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其诗感情细腻,真挚沉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