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44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王延德出使高昌回鹘国的行程地名和所见所闻的事实,逐条进行了考证;首先肯定了"丝绸之路漠南道"的走向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指出了高昌回鹘国的确切国境,排除了有关历史和考古资料的错误记载;最后认为高昌回鹘国长达四百多年的稳定和繁荣,得益于其统治者一贯执行的明智的弱国屈意守雌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2.
转运使是北宋最重要的地方高级官员 ,掌一路财赋、转运及监察本路官员之职 ,对宋代文史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河东一路转运使去就列为年表 ,供宋代文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3.
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 ,并不是简单的词类活用 ,而是述宾组合后表示的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 ,是句法结构问题 ,因而应将所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改为使动句、意动句等 ,纳入句法结构中 ,而不应简单地将其归入词类活用中  相似文献   
64.
本文主要讨论彝语使动范畴后缀词素来源问题。这部分后缀词素主要表现在使动范畴的分析形式中,它是构成后期彝语使动范畴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5.
朱弁是南宋初较重要的使金诗人,但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探讨朱弁使金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并通过比较同时期南宋主流诗歌创作,揭示其使金诗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6.
我国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尚处于初创时期,而医疗实务中相关的纠纷层出不穷。通过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的分析,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代理行使知情同意权和医疗诊断处置权制度,以求对我国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67.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与北宋不能收回失地的原因,检讨现实的对辽政策。他们到达辽国之后,通过实际的接触,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往往会有相当的转变。往往从拒斥转向适应,从陌生转向友好。他们或者将这种交往的过程与感受形诸文字,甚至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巩固和强化高校党委的地位和作用,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笔者认为,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关系是依法治校的重要课题。只有依法办校,高校的党政关系和高校的内部管理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9.
施受同辞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辉 《学术交流》2002,(3):105-108
一个词兼具施事、受事两个相对的词义 ,就叫施受同辞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词义引申 ,市场交易类动词从整体上体现出朝词义的相对方向引申的规律。二是语法功能的变化 ,动词使动义和被动义的固定是造成施受同辞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辽朝宣徽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朝宣徽使的职责本自五代,宋,主要执掌朝廷礼仪、宴享百官、供帐、领殿前、内诸司之籍,并负有谏议、督修宫掖之责,同时往往奉命外出执行某种特殊使命。其地位相当尊崇。宣徽南院实即汉人宣徽院,北、南两院立徽使分掌北、南两面官系统的事务。两院与南京宣徽院一动一静,构成了辽朝完整的宣徽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