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遵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我刊对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在文后的著录格式规范如下,敬请您遵照执行。一、图书(专著、教材、论文集、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工具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相似文献   
32.
<正>遵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我刊对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在文后的著录格式规范如下,敬请您遵照执行。一、图书(专著、教材、论文集、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工具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相似文献   
3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南亚、欧洲及北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以来,“丝绸之路热”在国内外兴起,“丝路学”这门“当今世界显学”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不仅学术文章层出不穷,而且国内还出版有旅游文化月刊《丝绸之路》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研究古代丝路,开发现代丝路,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丝路和丝路学,了解丝路所经地区的状况,获得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这就急需一部比较完整、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全面介绍有关知识和信息的综合性工具书。近年来,有关丝绸之路的综合性工具书也已有四五种,比如雪犁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辞典》(1994年10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尚寿、季成家主编的《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1995年8月红旗出版社出版)、王远新主编的《丝路文化大辞典》(2005年9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周伟洲、丁景泰主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2006年4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经过对这几种辞典的比较,笔者以为周伟洲、丁景泰主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可谓是集大成者,既综合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又有编著者的独到心得,体例科学,资料翔实,堪称集学...  相似文献   
34.
工具书是高职院校重点藏书之一,合理有效地收藏和管理工具书,不仅可以确保工具书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履行信息服务职能,体现学校信息中心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分析影响图书馆工具书使用不佳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多年来对工具书阅览室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江泽涵 《社区》2014,(5):4-4
“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文章”不指一般的,没有语法错误的,看起来像篇文章的文章,而指传世佳作。公关大师刘姥姥善洞明,能练达,她若曾读书识字,也能写本书吧,但应该只是职场畅销书,勉强算工具书。  相似文献   
36.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使用非常重要,其熟练程度,不仅影响学习者对于古代汉语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提高学习者对于古代汉语工具书使用的熟悉程度,故对古代汉语10种数字化工具书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37.
年鉴是由政府主持编修的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年度事物运动和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资料工具书。年鉴是编纂地方志书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的资料来源,其有效信息的含量直接关系到读者诸多方面的检索需要,决定了它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8.
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政府公报性年刊《常州年鉴》(2009)于7月面世。这是该刊1991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19卷。  相似文献   
39.
年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自身具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曾一度被人们称为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官书”,其读者对象也固定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地方综合年鉴虽然是一种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但其走向市场的命运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出版的各类年鉴在三千种左右。其中有二百多种用刊号以年刊的形式出版,其余用书号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当然,无论用什么形式出版都改变不了“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这一根本属性,也改变不了年鉴作为年刊出版是规模最大的年刊、作为图书出版是规模最大的图书这一客观事实。也就是说,以规模论,中国年鉴是当然的书刊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