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97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134篇
理论方法论   263篇
综合类   1550篇
社会学   247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的市民社会话语一开始就是一种规范性话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事实上,正如黑格尔、马克思早就分析指出的那样,市民社会既有解放性,又有它的欠缺性、压迫性,就如同国家既有压迫性又有保护性一样.从维护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关键是如何防止市民社会的压迫性和国家的压迫性的重叠,进而以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解放性、保护性来克服、遏止它们的压迫性.  相似文献   
42.
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是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阶层,在改革开放前后其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体制改革为其变迁提供了必要前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并存为之提供了客观基础,市场取向的改革推动了这一变迁,经济利益驱动是其内在动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则对这一变迁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4.
45.
46.
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对国内外有关人的素质研究的借鉴为基础,在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视域中揭示市民素质“文明”的本质:即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仅是市民个体的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而且是市民在城市“公共领域”活动和交往时所体现的自身所具有的公共意识、公共素养。本文在探讨市民文明素质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构建市民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开展评价,创新了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7.
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以 1 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在前一阶段 ,私营企业主与国家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 ,即“官商一体化”模式 ,1 992年以后 ,逐渐转变为“分化”结构。这种分化结构和东欧国家不同 ,呈现了“非冲突性分化”结构 ,并不形成“冲突性”的关系。这种特点是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结果 ,并且反映着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8.
吕本富  金鸿博 《河北学刊》2004,24(1):127-130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其内部结构是不同接点组成的亚网络。具有相同信息编码的接点就是网络社会的一个阶层。由互联网重构的网络社会,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大类,在每个大类下面又可以分成若干阶层。网络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之间也存在着不平等,如果这种不平等演变出巨大的数字鸿沟,将给现实世界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9.
浙江的民主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征?浙江的民主和浙江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因与果? 一名中国记者开始尝试调查论说浙江的民主,由此展示一个新兴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和正在缓缓绽放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0.
“数字鸿沟”: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社会》2006,26(6):81-81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重要性的增强,以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已经浸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在产业、经济和社会中生成着一种新的信息场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社会阶层的研究视角出发,透过“现代——后现代”的二维分析模式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对其究竟是实现着“阶层化”还是“去阶层化”进行探讨,并对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进行了“数字鸿沟”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变量,并与社会阶层之间产生着密切的关系,重塑着社会阶层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