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2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2274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秉心养术"不当校为"养心秉术";"视布于麻,虽云未费"的"费",不当校为"贵"。"研阅以穷照"的"阅",解作"阅历"或"阅览",各有理据;"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指在想象活动展开之初一切"规矩""刻镂"都尚无形迹;"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指不能够用理性的或理论性的话语将创造艺术精微之奥妙、方法或规律追述出来,刘勰自己因此停笔不论。"神思",理解为"心思"、"神妙的思维活动"、"兴到神来"、"精神的思虑活动",似不如理解为"神运之思"。《神思》并非《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论,也主要不是艺术构思论,《神思》的论述重心,是艺术想象。《神思》提出了艺术想象的概念亦即"神思",从理论上概括出了艺术想象的三个本质特征,使"神思"成为一个概念明确、内涵饱满的重要理论范畴。《神思》是中国古代艺术想象论的最高峰。就对艺术构思、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的讨论来看,《神思》想象论明显优于西方古典文论中的想象论,实已达到近现代文艺理论对艺术想象的一般认识水平了。  相似文献   
82.
有关<神思>篇的篇题和主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认为:"神思"是指文章写作上的神奇莫测的思维活动中的想象;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文章写作中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语篇所要达到目的和整体语篇效果并不通过单个小句的主述位结构体现,而是通过句群中各个小句主位构成的推进模式体现.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旅游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来揭示属于同一体裁的汉英旅游文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文章认为汉英两种旅游文本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结合使用了4种主位推进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两者在延续型、述位同一型和交叉型的使用频率上有较大的差异,汉语使用更多的是延续型,英语使用更多的是述位统一型和交叉型.在汉英旅游语篇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首先分析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宏观把握语篇的整体框架及具体层阶,根据相关情况采用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4.
权势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并且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选取了网络上很受欢迎的《搜狐北京播报》—张朝阳对孙俪的采访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此音像资料,探讨权势现象,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欣赏此类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85.
自从哈桑首次提出衔接(cohesion)这一概念后,许多语言学家对其研究表现出来的兴趣可谓经久不息.他们主要的研究目的基于想要找到一种谋篇机制(texture),能够有效地把句子组成意义连贯的语篇.衔接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它能够将语篇的上下文、内外部紧密地联系起来;它可以由分布于整个文本中的衔接纽带(cohesive ties)组成,构成每个衔接纽带的两个端点可以把语篇中跨小句或句子的两个语言项目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实现语篇与情景的衔接,有助于实现文本意义上的连贯.文章拟从衔接的界定出发,着重探讨衔接理论从早期的不成熟到至今相对成熟的演变过程,并提出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6.
正黄瑞云先生对《庄子》的研究是与《老子》同时进行的,其《老子本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即已出版,而《庄子本原》延迟了近二十年才得以问世。《庄子》比《老子》内容复杂得多,书不出于一人一时之手,辨别真赝更非容易,故作者下了更大的功夫。我在评述《老子本原》时说,我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从书中去发掘作者特有的发明和见解。对《庄子本原》同样用这个办法,现在就让我下到这条"河"里去摸那些瑰丽的"石头"。  相似文献   
87.
曹霞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33-134,140
本文首先探讨了英语存在型强势主位结构的特点,及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重组手段在语篇中发挥的特殊功能,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的信息状态及在语篇构建中承载的交际动力。最后,文章总结了存在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各语篇功能与交际动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金铠 《社科纵横》2009,24(3):172-173,178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词汇衔接领域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侯易。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易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探讨衔接手段的使用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使学习者抛弃脱离语篇上下文、死记硬背单词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89.
《伊芙琳》是詹姆斯·乔伊斯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短小精悍,却高度浓缩了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本文拟将通过对这篇短篇小说中的一小段文字进行语篇连贯分析来揭示着深刻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语篇分析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秉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语篇的衔接连贯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和训练相结合加以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出将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和教师完善听力教学技能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