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021篇
理论方法论   245篇
综合类   1533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鹏 《社会》2017,37(5):217-24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人口实现了身份转换,成为制度认可的新市民。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即使户口状况相同,"新市民"与"老市民"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结果显示,"农转非"人群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受到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歧视,且歧视程度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呈现倒U型趋势。同时,"农转非"人群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歧视降低了自致型"农转非"人群相较于城市原居民的禀赋优势,而外致型"农转非"人群则面临人力资本劣势与就业市场歧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52.
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遇到经济全球化复杂进程、国内经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等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困扰与挑战,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对资产阶级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混淆、误读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认识误区。唯物史观是我们探究复杂局势根源、批判资产阶级价值观以及理性解析我国价值观建设认识误区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建设我国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从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和人民整体利益的根本立场出发,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应对国内外复杂因素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挑战和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渗透,进而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3.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集叙事和哲思之力,极大程度地实现了小说"研究存在"的功能,其主旨是对人的可能性的探寻:小说通过对人类因"遗忘"而固守的伦理价值标准的解构,为充分实现生命本体体验搭建了平等的价值平台。并以此为前提,建构了人实现无限可能性的路径:因平等而自由,因自由而饱满,因饱满而逃离生命中因失去所有维度而无法体认价值感的虚无之轻。  相似文献   
54.
目前,语法学界对汉语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构词法的分析只到"并列"为止,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两个语素是怎样的并列状态。笔者认为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两个语素地位并不是绝对平等的,据此,可以把不平等同义并列式双音词分为三种类型———后限定式、前限定式、附加式。前、后限定式的不平等同义并列分别与偏正、动补结构在表意上具有相同的作用,这种跨结构的表意上的一致性,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汉语双音化和表意精确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平等的有关论述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在其中,习近平坚持将"平等"确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明确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内涵,即无条件的机会平等与有条件的结果平等相结合;针对宏观与微观领域各类不同主体,他全方位、多层次论证了实现平等的意义。习近平的平等思想最可贵的品格在于其实践性,将我们对平等的追求及其实现,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成"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56.
在新法实施与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当今律检关系与现实态势相脱轨,新型律检关系应运而生。作为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律检双方需要重新自我定位,采取措施建立良性互动的律检关系,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7.
吉林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吉林市人社局把推进实施集体合同攻坚计划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和实现职工利益的有利契机,以劳动关系“和谐杯”竞赛为载体,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重点,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全力配合,着力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机制、规范操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了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和集体合同覆盖面,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8.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宽松的创新教育环境,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应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9.
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柯亨,以平等概念为核心、以规范性论证为方法,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种颇具深度和启发的重构与反思,尤其以对诺齐克自由意志主义政治哲学中自我所有概念的深入剖析为起点,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可能的逻辑困境进行了新的理解和叙述,力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规范道德基础和价值源泉。  相似文献   
60.
正幸福是什么?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感到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感觉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感觉很幸福。从理论上讲,幸福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什么是幸福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培养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