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90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71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本文论述了延安时期我党的在思想理论、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从而有力地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992.
苏在卿 《领导广角》2001,(11):43-44
许世友是我军卓越的军事家,战功卓著的三星上将。他一生的辉煌是同毛泽东在延安狱中与他谈心,耐心做了他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磁场效应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93.
薄一波与叶剑英相识于延安。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这是他人党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央。由于七大推迟召开,不久,他就和罗瑞卿一起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一天,薄一波和罗瑞卿去王家坪军委总部,见到了时任军委参谋长和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对于叶剑英,薄一波心仪已久。在军委总部的窑洞里,两个人紧紧地握手。初次见面,没有深谈,但叶剑英给薄一波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谈吐文雅,精明谦逊,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994.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年收入100万-200万元的苹果专业村324个、5万-10万元的苹果专业大户4338户,全市苹果产值34.96亿元,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苹果主产区洛川县占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9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结合而成论,平等团结统一建国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回回民族问题论等内容构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理论体系。这无论在当时为改善国内民族关系,促进团结抗日,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还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无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找到了正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96.
从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实用理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这两个背景来观照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特点.对其思想的现实性和阶级性特点做了分析,希冀为科学评价其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郑国瑞 《理论界》2007,2(1):56-57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对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首先是颁布施政纲领来规范党与政府关系。其次是改变“以党代政”,发挥政权职能。最后是通过把党的主张上升为人民的意志。实现对政权的领导。通过这些探索,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政权内部成分的复杂性和外部的压力转化成了革命的推动力量。不仅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对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佚名 《当代老年》2008,(3):24-25
在延安期间,国民党曾经派出过刺客想刺杀毛泽东,幸亏被保卫参谋蒋泽民及时识破,并擒住刺客。  相似文献   
999.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党中央机关提前撤离,转移到我们村的这支队伍被分散安置在老乡家的空余窑洞里。他们一来就主动访贫问苦,时间不长,就对每家每户了如指掌。当时我只有十来岁,对村里的其他情况了解不  相似文献   
1000.
延安时期新歌剧诞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新歌剧以中国传统戏曲为基础,吸收西洋歌剧的某些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创新发展。新歌剧不仅丰富了延安时期军民的文化生活,更对延安时期革命道德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