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领导广角》2001,(2):24-24
苏州人成功的招商引资告诉我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的基础。同时,他们的实践也证明,巧妙的招商“招数”,对于引进外资的成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
《21世纪》2009,(6):11-11
为了刺激经济、引进外资,德国政府开放了商业投资定居政策。 投资人在德国成立一家公司,最少注册资金是2万5千欧元。(新公司可以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也可以是中国公司的子公司。)移民者的公司在德国正常运营3年,将可获得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即通常所说的绿卡,可以享有除选举和被选举权以外的任何福利待遇。在获得绿卡5年后,就可以申请加入德国国籍。  相似文献   
23.
直辖以来,重庆市积极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加强对外联系,积极利用境外投资,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受思想认识,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发展环境等因素制约,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建议: 一、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政府应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努力规范和缩减办事程序、简化手续,增加透明度,实行阳光行政,倡导廉洁行政,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的观念,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讲诚信、办实事,按照建设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引进利用外资中,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服务,及时解决外商投资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4.
25.
指出国民待遇是衡量一国一地投资环境的核心评价标准之一,也是民众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和总体经济实力的极大增强,中国从总体上已经具备了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等于在所有行业、所有省区均可门户洞开,同步全面实施国民待遇,而应该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各有先后和侧重;建设“全国内陆型开放战略高地”,陕西需要根据全国政策指向和本省实际情况,设计制定适合本省需要的政策、法规和措施,落实国民待遇,推动外资发展;进而探讨了陕西利用外资应有的政策定位,并提出了落实外资国民待遇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26.
长江 《中外书摘》2007,(10):64-66
长期以来,内地人一想到香港就觉得那是个富人“扎堆儿”的地方。不错,中国改革开发之初,国家刚喊出发展经济、引进外资时,很多人就把“港资”当成了“外资”,而第一批的期待就是香港的富商。  相似文献   
27.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此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  相似文献   
28.
VaR方法在金融租赁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金融租赁的信用风险大 金融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曲折发展,在开辟引进外资渠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促进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银行的信用贷款,金融租赁的风险性一般较小.  相似文献   
29.
中国引进外资进入到注重外资质量的新阶段,但新疆引进外资仍处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文章认为新疆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新疆不可能复制东部地区引进外资的模式,而是应当更多地争取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及国家层面的支持,着力寻找产业突破口,引进大外资大项目,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建设,提升引资信息服务水准.  相似文献   
3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引进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资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到2006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资企业7807家,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25家来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其中在川投资的75家),名列西部地区第1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