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姜广辉  禹菲 《船山学刊》2016,(2):103-108
《论语》所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早已成了中国人的格言警句。本文概述了历史上学者的相关讨论,并探讨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和现实意义。"道"有二义:一谓"真理";二谓"理论学说"。"弘"也有二义:一谓扩充、发展;二谓含弘、包容。理论家的责任在于要发展理论学说,如果只是躺在现成的理论学说上,那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这一思想警示当代理论界,要克服那种不求理论创新、只会空喊口号的空疏学风。  相似文献   
62.
王献竹 《职业》2016,(27):116-1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培育大学生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本文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及途径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3.
罗爱军 《西藏研究》2008,108(2):65-71
文章从一则关于朗达玛的西藏民间故事出发,结合世界范围内其同源传说的传播与流变过程,对它的起源及其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考证,指出古典文化中的智慧往往具有超时空、超民族的特性,在弘扬民族文化时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省苏维埃政权创始人之一———曾山革命一生的历史考察,论述了曾山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在今天学习与弘扬曾山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大庆精神是新时期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灵魂。在培育和传承大庆精神上,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锤炼自身特色,确立大庆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教育引导,使大庆精神成为职工共同遵循的企业信仰;始终坚持融入实践,培育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66.
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反帝爱国精神是不容否定的.其反侵略爱国思想至少表现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侵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领土、主权和妄图瓜分中国,反对清政府妥协投降、不平等条约及烟毒泛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等几个方面.应历史地、具体地看待义和团民扒铁道、砍电线杆等斗争方式,就此过分渲染团民的落后愚昧,从而得出否定的结论是不公允的.义和团民纷纷进城有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义和团运动体现的朴素的爱国主义,其英勇斗争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足令后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7.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永久性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适用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其普遍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世界各国。仁爱思想将作为最宝贵的思想道德遗产,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相似文献   
68.
方玲 《生存》2020,(1):0149-014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高中生提高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文章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知和维护、传承和弘扬。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69.
《南都学坛》2019,(4):82-85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而孕育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形态,以"忠诚奉献、大爱报国"为核心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作为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0.
北大荒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是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推动龙江经济腾飞的巨大精神动力.它的丰富内涵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今天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北大荒精神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