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22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对钢铁业的关注是张謇经济思想活动一个重要环节。张謇对我国钢铁业的规划建设主要发生于其任职农商部之后,着眼于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铁矿的国有经营、铁厂的建设规划以及对汉冶萍的处理等问题上,表现为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2.
张謇经济思想与实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以实业救国为号召,棉铁主义为核心,振兴农务为基础,并以开放主义和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强调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73.
张栻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及文学家。他在哲学、文学、教育尤其在理学领域贡献卓著,历来广受学者关注。近四十年来,学界涌现出一批张栻研究的重要成果,研究视角涉及张栻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张栻与湖湘学关系、张栻与朱熹交谊及其文学成就等。就研究现状而言,张栻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诸如师承关系、交游情况、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4.
拜师     
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一个不错的单位. 到单位上班后不久,我就发现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张局长很喜欢舞文弄墨,而我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在上大学时就经常在报刊上发个豆腐块什么的.于是,一天夜里,我提了礼物登门拜师:“张局长,我是拜师来了.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您是我们县文学界的前辈和领袖,请您以后一定要好好教导教导我!”张局长一听,非常高兴:“年轻人嘛,喜欢学习,非常好!  相似文献   
75.
张栻的礼学思想,是其新儒学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张栻传道、济民、修己的礼学思想对南宋地方精英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追求经世济用的新儒学,认为士大夫担负着礼之兴废的重责。他主张从人事之礼中体认天理,强调以礼作为培养士人、养成风俗的重要手段。张栻终其一生都在学礼,对礼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76.
马榕 《成才与就业》2015,(Z1):20-23
提起上海市新陆职业技术学校,人们首先会想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确,我们学校培养了很多学前教育领域的人才。除此之外,提及我们学校,还不得不说一个"明星社团"——健美操队,这可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团结、奋进、热情、阳光",是她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学校健美操队从2009年成立至今,连续五年荣获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校园青春健身健美操比赛一等奖,多次参加浦东新区学生艺术节以及"星光计划"等大型表彰活动的演出,在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呢!  相似文献   
77.
盛唐大V     
在科举考试出现之前,寒门学子想要咸鱼翻身跻身上流社会,比登天还难。文青们想要成为大V,又不能挤科举的独木桥,就要找各种关系门路,那时候叫干谒。新人拜码头、求关注,大V一句话,胜读10年书。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会顾况,一开始大佬  相似文献   
78.
朱熹、张栻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程颐的天理人欲概念讨论义利之辨,大致源于胡安国讲“义者,天理之公;利者,人欲之私”。张栻讲“无所为者天理,义之公也;有所为者人欲,利之私也”,讲“无所为者”与“有所为者”的对立。朱熹进一步讲仁义为天理之公,利心为人欲之私,讲仁义之心与利心的对立。因此,朱熹与张栻的解...  相似文献   
79.
张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心理思想。一、学习的性质关于学习的性质问题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做了探讨 ,作为一代学者宗师的张也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在他看来 ,学习就是要“顺性” ,即顺应学习者的性情 ;学习就是要“尽性” ,即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这两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请看他的论述吧 :1 尽性。张认为 ,学习的实质就是充分发展儿童的潜能 ,即尽性。他说 :“盖人皆可以为圣人 ,而不为圣人者 ,是其充之未至 ,不能尽其性耳 ,故曰‘有性焉’。若徒以此为命 …  相似文献   
80.
张謇为中国的戏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戏曲史上应该具有重要地位。深沉的文化焦虑 ,置换为热切的社会关怀 ,使他把戏剧改革作为社会政治的一种形式和内容。张謇强调戏剧以适用为本 ,追求有补于世的实用效益 ,建立了一整套的规范 ,强调戏剧直接为社会服务 ,为民众服务 ,移风易俗 ,关心道德个体的精神提升 ,一切都是以人的自觉自律为起点和归宿 ,充分体现了工具主义的美学观。张謇在标举风化的前提下 ,也十分重视戏剧艺术表现的研究 ,在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上 ,突出文艺在教化上的外部作用 ,引导艺术家们面向社会、面向人生 ,又遵循文艺自身的特殊性 ,研究戏曲发展的内部规律 ,特别是在梅兰芳戏剧的改革上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