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72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彝族母语诗体文学,其格律中的音律表现方式,按彝族古代文论家的论著所说实质,是押音节,而且有多种模式,但少有具体的实例做为论据进行论证,给后人的理解造成困难或误解.本文在检阅大量的彝语母语诗体文学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彝族古代文论中的相关论述,以实例证实了押音节这种音律形式及其各种模式的存在.据本文所展示的例证看,彝语诗歌的这种押音节的各种表现方式,不象汉语诗歌的押韵形式那么固定,彝族诗体文学的这种音律形式,所押的位置丰富多样,不仅对内容表现有力,而且使彝族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92.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相对地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民族地区。彝族人口在全国居第7位,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之地。因此,以凉山(甘洛、冕宁、昭觉、盐源和雷波等5县)为切入点,对彝族企业家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彝族企业家所处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交通是保障原材料的正常供应、产品畅通的先决条件。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凉山,其交通极为不便,这不得不增加产品的成本费用,影  相似文献   
93.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大潮,成都市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批无业彝族人口滞蓉不归现象,而且其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日渐扩大。这是一群流动性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与地区特点,文化程度低的特殊人群。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不足,无业彝族滞蓉人口中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民族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领域,不能不引起民族工作者、党政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重视。本文力图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对无业彝族人口滞蓉原因、滞蓉现状作了初步地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94.
本文阐述了培养凉山彝族企业管理干部对发展凉山地区经济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凉山彝族干部队伍的基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凉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企业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5.
彝族古代文论是彝族古代文论家对彝族当时文学现象的总结,涉及当时文学创作中的各种文学体裁、作家应具备的修养、彝诗的格律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彝族特色的文论概念.在论及彝族诗歌格律中的"音律"时,指出这种音律为"押音".翻译整理者在注释中说原文为音而无韵字,所谓押音就是押韵.笔者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受汉语诗歌押韵的影响,不符合彝族诗歌音律的实际情况.从译文和注释看,彝族诗歌格律中的"音律",就是押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在内的"音节".  相似文献   
96.
参与式农村发展,作为开展农村发展项目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现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从事农村发展工作者所了解和认同.参与式农村发展项目也在国际机构的资助下,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实践.本文通过总结与讨论一个2000年至200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西堰村实施的"四川凉山彝族10户贫困妇女参与功能性脱盲脱贫的试点"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项目的目标、项目实施的方法与手段,以及项目获得的成果与经验、项目实践的启示等,作一次性别与发展在凉山彝族地区的文本示范.  相似文献   
97.
探讨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老虎抱蛋"的发源和变迁,论证了该游戏起源于彝族的虎图腾崇拜."老虎抱蛋"游戏名称和游戏方式的不同,是一个从反映图腾崇拜和神话传说到反映当地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再到直接而纯粹的游戏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98.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尽管深受彝族广大群众所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它的传承却面临着诸多困局,要使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将它的传承与当地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
100.
民族地区中国法治建设路向,这一提法所要解决的是在国内视野下如何理解全国统一法治体系与区域法治建设的关系,目前学界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视角,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框架下论证法治多元的客观性已成为一种趋势,存在过分夸大习惯法的价值和作用之嫌;实证调查资料或许论证了由于习惯法自身的模糊性、发展性和变化性等等,使得传统习惯法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恶性流变的趋势,不断地破坏国家整体法治建设,难以成为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的一极;实证调查资料结论似乎表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路向,应当回归到一元法治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