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832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文理学人     
王世荣,男,1956年生,陕西眉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现为宝鸡理学院政法系教授,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学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员,院级重点课程政治学原理负责人,中国政治学会会员,宝鸡周秦化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史上,作为现代文学批评家的周作人主要扮演了“前导”的角色。他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启蒙意义与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清诗话将多变而冗杂的诗之"气"理解为大自然或人体之气,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创作心理与倾向,是一种成熟而务实的诗歌理论心态。在对诗气的探索之中,有如寻求隔水蒹葭之伊人,挫折中折射出了一缕淡淡的迷茫。然而正是在这百折不挠的探寻之中,才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其探索的过程和经验,实为后人诗歌创作竖起了一面泽被百代、可资多方借鉴的铜镜。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话是在前代诗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明诗的发展及清代诗话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作用.明代诗话是中国诗话的发展期,在中国诗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诗话的发展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诗话以讲诗法为主;中期诗话主要是宣扬复古主义;后期诗话已成为专门之学,其中心议题是彻底批判复古思潮,宣扬个性解放.明人在宋、元诗话的基础上,把宋诗话的综合之学发展成为专门之学;他们还发扬元诗话偏重诗法的优点,把它充实提高,使之成为系统的诗学理论,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明诗话.明代诗话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在时代性、针对性、理论化、系统化及专门化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自由”的误解与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2,11(5):149-153
周作人的思想本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对自由与正义的关系相应地存在着深刻的误解 ,这是周作人附敌从而造成人生悲剧的非常具体的原因。以极端自由主义思想为前提 ,对“节”的批判和对作为“节”的重要内涵的“爱国”的否定 ,是周作人附敌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6.
五代时期是一个分裂混战的时期,战争经常发生。后周与北汉之间进行的高平之战,在五代史上并非一场大战,但它却是五代史的一个转折点,意义非常重要。本文对高平之战的缘起、双方胜负的原因以及战争的意义作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严羽是南宋著名诗人,在诗学理论上亦成就斐然.他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在其专著<沧浪诗话>一书,内容大致涵盖四个方面:对诗歌艺术的总体认识、艺术风格和体制特征、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诗的批评标准.其诗学的审美意味体现为: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的理论基调;诗道在妙悟的审美取向;诗而入神的审美追求;崇尚"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主张艺术风格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郭绍虞的<诗话丛话>是我国第一部以诗话形式论述诗话之体的著述.<诗话丛话>对数以千计的中国诗话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研究,以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零散杂芜的中国诗话之话予以梳理,使之体系化、类别化,不愧是诗话研究的拓荒之作,对诗话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周作人的思想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在统计信息中经鉴别剔除了一些伪信息,确认有效信息的范围。其次,在论文发表时间分布、作者、刊物、内容主题等四个方面对1980年代后周作人思想研究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统计,对研究所面临的诸种难度所导致的研究中的泛化、零散化倾向做出了分析,认为开辟研究新角度以及对周作人的某些重要论文进行"细读"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突破。最后,简要反思了该统计分析方法的一些弊端,并藉此简单的做了点补充。  相似文献   
20.
罗立刚 《学术研究》2003,(7):133-137
唐末五代的笔记小说出现了“志文”的新特点 ,“志文”内容明显增加且相对集中 ,甚至出现了以文坛史料为主要内容的笔记小说 ,这对同为杂体文的诗话的兴起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类“志文”小说与一般笔记小说在结构上大体一致 ,但以诗文为中心的情节安排 ,则使之具备区别于一般笔记小说的特征 ,并最终导致诗话著作的出现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