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0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830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诗经·周颂·臣工>所述的历史事实看,周先祖后稷弃在农业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他给世人送来了大小麦.但也许由于这被看作孤文单证,因而并未受到后代学者的重视.但是今天从考古发现来看,在龙山文化中后期,大小麦在中原地区已经较为普遍地得到种植.特别是传说中后稷弃所封之地在今天的武功一带,而在武功县龙山文化后期的赵家来遗址正好在墙土中发现了麦秸杆,而后稷弃所封之地也是"邰",其异体字作"斄",古文字中表示用手拿棍子一类的东西去敲打麦穗,是作为"来"的动词用法来表现的.考古资料和后稷弃的居地"斄"都说明这一带是个盛产麦子的地方,这正好与<诗经·周颂·臣工>歌颂后稷弃的功劳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62.
周作人制造、发明的"文化救国论"其"中心思想",即是"大东亚主义的思想",也就是"大东亚共荣圈"的同义语。周作人"文化救国论"的几个理论支柱:诬蔑气节,大反气节;炮制政治、文化二元论,人为地把政治、文化对立起来;所谓"不为国民政府守节"、"文化救国论"是一个彻头彻尾反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是对历史的曲解和嘲弄。  相似文献   
63.
周大新是一位出身农家的作家,他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湖光山色>深入农村生活内部,一方面展现了在现代都市文化冲击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也呈现了乡村社会深层结构中恒久难变因素,提示了乡村社会蜕变的艰难.  相似文献   
64.
《周易》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长达五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其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周易》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更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周易?蒙》卦中蕴含的教育理论来获得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66.
论宋代诗话汇编的三种编排体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当前  曹旭 《江淮论坛》2009,(5):179-185
《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是宋代诗话史上先后出现的三大诗话汇编,三者运用了各具特色的编排体例,代表了宋代诗话汇编三种体例类型。《诗话总龟》因诗存事,以事为纲,分门增广;《苕溪渔隐丛话》以时为序,因人系论,触类引伸;《诗人玉屑》格法类分,人物品藻,史评结合。后出汇编在编排体例上继承创新,更趋完善。正是有了颇具匠心的编排体例,三大诗话汇编能够历久不衰,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甘肃省极为重视文化建设,于2012年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方针,着力打造“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甘肃的文化宣传研究和传承、创新建设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文化要素应该重视:一、是以伏羲文化、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二是先周文化;三是早秦文化;四是丝绸之路文化;五是氐羌文化.我们要从整体性、系统性、源头性的角度对甘肃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努力.  相似文献   
68.
肖砚凌 《天府新论》2012,(2):151-155
分析唐五代诗话目录可知,诗话作品的选录标准实为“唐五代诗论”.唐五代诗话不应等同于唐五代诗论,而应作为唐五代诗论的一种,与诗品、诗格、诗句图、论诗诗、诗序等其他诗论形式共同构建唐五代诗论.唐五代诗话作品选取标准应为“狭义诗话”,作品只应包含与北宋初期诗话内容、体例皆相近的唐人“本事类”作品及宋后创作的四部以诗话为名的作品:尤袤的《全唐诗话》,孙涛的《全唐诗话续编》,沈炳巽的《续唐诗话》,王士禛、郑方坤的《五代诗话》.  相似文献   
69.
在经济腾飞、面貌巨变的江海平原上,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大潮中,南通这块上海北翼、滨江临海的风水宝地,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可谓人才荟萃,群星闪耀。王昀同志就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先进代表。他不仅是一位高瞻远瞩、智压群芳、作品丰硕、声名远扬的高级农经师、“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闻名遐迩的农经学者,而且还是一位底蕴深厚、见多识广、志存高远、思维敏捷的文笔高手、创作诗歌及诗话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70.
周作人留日时期所撰《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中有关"文学"的定义及论述基本来自美国教授Hunt所著《文学概论》。Hunt的目的在于构建"文学"学科在高等学术机关中的位置,构建过程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强烈需求密切相关。周作人对此保有疑虑,因此在编译过程中转而将批判矛头指向林传甲的"文以载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