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认为:1.“食以草具”的“草具”即战国贵族招待“下客”的“菜饭”,并非“草菜”一类“粗劣的食物”,更没有“装盛粗劣饮食的食具”这一义项。2.“晨炊蓐食”的“蓐食”即“饱食”,“晨炊”即“黎明做饭”,离平日“朝食”尚有两个时辰。3.各选本对“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一般的结构分析,施事者的确定及“秦人”的译释有误。  相似文献   
32.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诗经》,学界一般认为属于《鲁诗》。通过对海昏侯墓出土《诗经》中的传、故训、文字以及《齐论语》等其他竹简,结合传世文献记载,海昏侯墓《诗经》属于《韩诗》的可能性更大,可能与昌邑国《韩诗》学者王吉有关。通过海昏侯出土诸多简牍文献可知,刘贺其人虽缺少政治谋略,但也非冥顽不灵之徒。相较于汉代其他诸侯王,刘贺亦称得上是好学之人。  相似文献   
33.
《南都学坛》2016,(4):6-12
刘贺因霍光择定,以昌邑王身份入长安即皇帝位,然而仅27天即被废黜,成为"故昌邑王"。11年后,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封"海昏侯",移徙江南。霍光、刘贺、汉宣帝之间的微妙关系是西汉政治史值得深思的现象,而"海昏侯"名号的含义也值得关注。对照南齐败亡君主萧宝卷得"东昏侯"名号,史称"依汉海昏侯故事",可知"海昏"应"非县邑名",当有象征意义。除《"海昏"名义考》一文所举诸例外,又有"冠军侯""博望侯""定远侯"等可以引为同类。而海昏侯"食邑四千户",亦超出当时豫章所属"县邑"规模。由此亦可推知"海昏"确实"非县邑名"。  相似文献   
34.
身体并不是独立自存的个体身体,而是关涉到"天"、"人"、"心"之关系身体。就其"天"的一面,吾人此身与天地万物之身一道是天地"和气"之凝聚,此"一气贯通"之存在论使得吾人此身为一万有敞开之场所;就其"人"一面,吾人此身乃有"三条大根",根于父母、连着兄弟、带着妻子,并进而"联属"国家天下,"统会"上下古今,此纵向的世代生成性与横向的绵延扩展性构成了吾人此身之人间生存谱系;就吾人此身与"心"之关系,则身心互摄,而赤子之身心浑然一如,正体现了天人合一之身体的"原型:""人体"即是"天体;"身体实是天地万物之间一"感应器",它在与天地万物同感共应之中,万物遂"责备"于我。故罗近溪之"身不自身"的观念挺立的是万物一体的责任意识,而与道家之"身不自身"、纵身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忘形观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35.
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和文献资料结合分析,海昏侯刘贺墓存在奢葬僭制的消费问题,主要表现在陪葬品奢靡僭制、墓园规模僭制、封土高度僭制、棺椁尺度僭制、礼制建筑面积僭制等方面。与汉代其他王侯墓葬相比较,海昏侯刘贺丧葬消费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巨量铜钱与黄金陪葬,肆意挥霍钱财;二是万余件随葬器物,浪费大量的物质财产;三是海昏侯墓超越汉代其他列侯墓的葬制。海昏侯刘贺丧葬消费出现奢葬僭制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世俗奢靡,厚葬盛行;二是宣帝默许,促成奢僭;三是刘氏敛财,随葬解郁。  相似文献   
36.
明朝末年,代表江南地主利益的东林党崛起,江南成为党争的重镇。江南士人结社风气盛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复社。复社诸多名士积极与社会底层的秦淮歌妓交往,使党争文化、结社文化与歌妓文化充分融合。他们的政治豪情、名士才情与佳人艳情相互交织点染,形成了独特的明末江南文化。作为东林后裔,侯方域兼有济世壮志与名士风度,又雅好声伎,其个性气质与明末江南文化非常契合。江南文化的熏陶使侯方域成长为明末文人的代表,他在江南的活动也为江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7.
李泌是唐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传记有李繁的<邺侯家传>10卷和不知名作者的<邺侯外传>.二者并非一书,前者详录李泌一生事迹功业,书至明代亡佚;后者主要反映李泌身上传奇性的一面,因<太平广记>收录而保存至今.<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大量有关李泌事迹的记载,主要出于<邺侯家传>.  相似文献   
38.
李明彻是岭南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厚的道教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也成就了晚清广州道教的兴盛,他堪称晚清广州道坛一颗璀璨明星.  相似文献   
39.
李西西 《学术交流》2023,(10):181-192
清初江南文坛的盛况,不断吸引他域文人来此交流,这种互动拓宽了江南中下层文人的视野,为他们文学思想及创作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契机。任源祥与侯方域的交往就揭示了这一点。任源祥游宋访侯对他的生活与思想发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任源祥与侯方域交游的缘起:一是侯方域入清以来思想转变及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二是任源祥放弃生员身份后选择“立言”的结果。三是任源祥、侯方域二人文学观念相合的结果。任源祥北上游宋并抵商丘吊唁侯方域,应该说谋生或寻求际遇等现实目的是此行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侯方域反阉党阮大铖事迹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都防乱公揭》的发布与观剧骂座 ,是明末复社与阉党斗争的著名事件 ,亦为《桃花扇》之主要关目。本文对侯方域与两事件之关系进行了认真考证 ,认为侯氏未参与公揭起草 ,但在发布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而观剧骂座 ,则与侯氏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