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97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11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1241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该校作为成都市青羊区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建设教育国际化特色职业院校的构想为基础,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品质立校,特色强校,致力于培养"内心向善、积极向上、拼搏向前"的"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出众技能、良好品行"的现代高品质"匠人", 走国际化发展之路,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打造"西部一流的中职学校",积极为成都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级,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本土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3.
清华简《尹诰》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热烈讨论,但许多问题仍有待研究,如关于其篇名命名问题,其与《尚书·咸有一德》篇之关系问题,其能否证明今本《尚书·咸有一德》篇之伪,等等。利用二重证据法,系统梳理《尹诰》《咸有一德》相关的文献记载,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考论,通过比对、分析,认为《尹诰》篇与真古文《咸有一德》、今本《尚书·咸有一德》皆无关系,是独立成篇,名之为《尹诰》没有问题,其不能为证明今本《咸有一德》之伪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4.
正人才评价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价科学合理便会成为激励人才尽其才、尽其用的"磨刀石",相反就会沦为埋没人才、延误发展的"绊脚石"。要识准人才,应从人才品行作风、工作成效、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三维"人才评价机制,才能让人才"立体"成像。评品行作风量"高度"。品质决定  相似文献   
45.
正一、什么样的官是群众喜爱的好官首先,群众喜爱的好官,与党一贯倡导的用人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群众眼里是"好官",一定是党组织的"好干部"。《党章》明确指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说明选拔干部最主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德"或政治标准,主要选拔政治上可  相似文献   
46.
夏世华 《求是学刊》2012,39(2):51-56
文章系统解读了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内涵及脉络,认为这部分简文首先通过尧成为天子之原因的追问,突出了德与位的张力问题,即在应然之理上,有位必当有德,但就实然之事看,有德未必有位.简文对这一德位张力有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求有德无位者全力修德,谨守性命,安于时命,养成恒常如一的圆满德行,从而能在得位而治时能“利天下而弗利”;另一方面,要求有位者透悟性命之正,从而能主动尚德授贤、退而养生,这既能使贤者居位而利天下,又能退而养生以自利.简文将“七十致政”之礼普遍化,试图断绝天子终身制的构想,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7.
"殷鉴"思想是中国史鉴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分析了周人的"殷鉴"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并从尚贤使能、重视宗亲和敬德保民、戒酒无逸两方面论述其丰富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48.
以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器乐音乐不同于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它既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情绪,更不能直接表述抽象的逻辑思维或思想。器乐音乐中参照文学文本创作出来的作品如何以声音来阐释建立在能够精确描写现实、表现情绪、表述思想的语言基础上的文本,除了定义为"标题音乐"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方式外,还有一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大程度地体现了音乐和文学从整体上相结合的紧密性。德彪西作品《钢琴前奏曲》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结合,本文分析了其中两首《晚风中飘荡的声音与芳香》与《亚麻色头发的女孩》解读文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49.
柏林墙推到之后,柏林成为全欧洲的当代艺术中心,而克罗伊茨贝格区又是这个艺术中心里的艺术中心,目前有五千五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聚集在此。克罗伊茨贝格区,又译为"十字山"区,两德统一之前曾经是西柏林最为贫穷和混乱的区域,两德统一后因其低廉的房租而吸引了全世界的年轻艺术家入驻,并逐渐发展为柏林当代艺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50.
——《人民日报》4月17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领导干部立身以德为本,从政以民为基,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和法纪防线,不仅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对身边群众、社会风气也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积极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