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19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从更一般意义上证明了按中间意义的渐近非扩张有限簇的隐式迭代序列强收敛到其公共不动点,从而从更一般地肯定回答了Xu和Ori两教授在2001年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任永生 《经营管理者》2009,(19):103-104
2009年9月8日平顶山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进行处罚,以此为背景引入行政问责论题,解释了什么是行政问责,并就平顶山矿难为例分析指出基层政府实施行政问责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韩礼德首先提出的语法隐喻表面上与词汇隐喻是完全不同的语言现象,前者是指同一意义在表达式上的变异,后者是同一表达式在意义上的变异;但实质上它们都享有共同的本质特征──跨域特征,它们是隐喻现象的两个类别。语言的层次性是语法隐喻产生的前提。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的多层分析证明:跨域特征展现在概念语法隐喻的词汇范畴、语法级阶、语义功能成分和语义过程等方面,贯穿于意义表达选择的各个层面;并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关系一样,从语义过程到词汇语法各选择层之间呈层层体现关系。  相似文献   
25.
本文作了如下工作:1.给出了局部凸空间为一致凸的一个充要条件;2.给出了局部凸空间中凸子集对某一点的最佳近似元的概念;在伪度量意义下证明了一致凸局部凸空间中最佳逼近的一个结果;3.给出了一致凸局部凸空间中元列强收敛与弱收敛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26.
本文将Hadamard三圆周定理推广到一般椭圆型微分不等式和单参数曲面族,并得出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推导了最大模原理的五个应用:分式线性函数的一个充分条件、JenSen不等式、开映照定理、Weierstrass定理、Schwarz引理。  相似文献   
28.
通过建立欠发达地区乡级政府与其上级政府在农村税费政策方面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政策存在的"不可置信"和"动态不一致性"问题.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欠发达地区农村税费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9.
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泰勒规则")自被提出以来,就深受关注,并在与"相机抉择"的政策决策原则的交锋中不断得到发展。现在的货币政策规则不再局限于货币当局设定固定的货币工具变量的狭隘涵义,而是指货币政策行为的一种指令性的向导,具体包括工具规则与目标规则。经济学家相信,与相机决策相比,规则性的政策能有效减少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但是,现阶段在中国建立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条件并不成熟,而加快金融、财政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努力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的信誉,则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0.
WTO上诉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论述了WTO上诉制度的组织体制,包括建立的缘由、上诉局的组成、成员的行为守则、上诉局的工作原则及基本程序。随后逐一分析了国际常设法院和国际法院、欧洲委员会和欧洲法院和一审法院、FTA/NAFTA的合议庭和特别异议委员会以及国际仲裁法庭的审查/上诉机制,从各自的异同深刻理解WTO上诉制度的特征和成功与不足之处。最后从程序正义的角度对WTO上诉制度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