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6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97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本文略论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寓言文学发展的贡献,着重分析了他在寓言诗创作上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俄格冲突蕴含着错综复杂的非偶然性因素,阿、南的独立倾向,俄与阿、南的暧昧关系,阿、南、格的战略意义等中坚因素最终导致了冲突的爆发。俄格冲突超越了国家间的常规战争,其实质是俄美等国围绕格国的控制权和自身的国家利益而展开的战略博弈。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实践需求。小平同志的历史教育理论体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很强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学习小平同志的历史教育思想,对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小平理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Un l,n(Fq2 )作用下各个轨道生成的格之间的包含关系 ,一个子空间是由给定轨道生成格中的一个元素的条件 ,给出了格的特征多项式 .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作格动词指既可从施动者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行为对象的视点对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其特点是 :同一动词既有二价用法 ,也有一价用法。我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种动词的二价用法 ,但对一价用法却不甚了解。因此 ,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7.
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格语法中的格框架理论分析了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动词adapt, cost和survive的语言使用情况并作了较精细的统计,同时依据格框架理论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同这三个动词相关的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并进行了较精细的统计. 在此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对Harmerly等人的中介语理论模型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一个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型.  相似文献   
18.
语义研究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汉语经典语义学以及西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各种语义流派给予评估,希冀能找出一种适合汉语的语义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尼采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历史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尼采思想与鲁迅的文学性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花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生产传统的重大转变,白地蓝花和釉下彩装饰技术与中国瓷器传统的单色调及刻画装饰差别很大。虽然元青花瓷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但明代才将青花瓷确定为宫廷用瓷,并指定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明青花瓷的造型、种类和纹饰一开始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带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装饰的“回回瓷器”,从洪武到正德时期不断出现,其中很可能存在精神或宗教层面的推动因素。而国外文献中记录的相关史料也为探讨明代帝王与伊斯兰教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它有助于解释明代青花瓷中的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