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46篇
  免费   1397篇
  国内免费   400篇
管理学   8270篇
劳动科学   635篇
民族学   1292篇
人才学   1690篇
人口学   527篇
丛书文集   15511篇
理论方法论   3158篇
综合类   32511篇
社会学   5953篇
统计学   1396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626篇
  2021年   984篇
  2020年   1089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1093篇
  2016年   1431篇
  2015年   2112篇
  2014年   4458篇
  2013年   3978篇
  2012年   4893篇
  2011年   5526篇
  2010年   4922篇
  2009年   5092篇
  2008年   6064篇
  2007年   4462篇
  2006年   3805篇
  2005年   3741篇
  2004年   3124篇
  2003年   2643篇
  2002年   2406篇
  2001年   2191篇
  2000年   1413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网上证券交易中的风险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和基于网上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而表现出的特殊风险.根据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这些风险可以赋予合同关系、侵权关系或不可抗力等法律属性.与此相应,在责任归属上应该明确责任构成要件、责任承担主体及责任范围等三大内容.实践中还得注意存在的法律空白、执行难等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社会保障法和行政法虽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但关系十分密切.作为社会法部类和公法部类相应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法律关系的构成上表现出的复杂程度不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社会保障法体系中包含着行政法的内容,这在部门法之间的关系中是颇具特色的.社会保障行政法作为社会保障法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基本法律规范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婚姻立法将分居作为离婚判决的根据之一,没有将分居制度化。这不利于调整分层期间的婚姻家庭关系,实践中法官也不易操作。因此,我国婚姻立法应当参照国外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我国的分居制度。  相似文献   
104.
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单一的理论考核模式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重“知”轻“行” ,产生“知”与“行”相脱节的弊端。实行“知行”并重的考核新模式 ,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有利于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埃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处于顶峰。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5000多年,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出现了氏族公社,第一王朝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约4600年的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雄踞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令今人驻足兴叹的历史胜地。在世界七大奇迹中,埃及的金字塔和亚历山大灯塔就占据其二。上埃及神庙之宏伟,开罗国家博物馆展出饰品之精细绚丽,恐怕3000多年后的现代人制造起来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0.
9月1日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对男性生育权作出了认可。据此,一些传媒把关注点集中在“首次对男性生育权作出认可”、”妻子再也不能剥夺丈夫生育权”的价值定位上。但有关专家说,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妇女可能基于丈夫的要求被迫生孩子。为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联合国的人权文件和我国的法律才特别强调女性的生育权。这里有一个前提,即男人的生育权利是不言而喻的,故特别规定妇女享有该权利,使妇女这一弱势群体在法律上与男性强势群体平等起来。因此,新出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关于“公民有生育的权利”的条款解读为“首次对男性生育权作出认可”或“妻子再也不能剥夺丈夫生育权”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