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生》和《红与黑》都是以政治为经、爱情为纬来编织情节,塑造主人公的形象的。《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和《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不仅“形”似,而且“神”同,我们通过比较研究,不准看出《人生》的主人公性格塑造、心理刻划、情节结构以及与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女性形象的设置,都有着对《红与黑》的借鉴。《人生》的创作成就,为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继承和借鉴外国文学遗产又一次提供了范例,对于繁荣我们社会主义文学园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席勒继承康德的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的道德主义悲剧观。他的悲剧观坚持理性和道德的原则,直接关心人性的完善和人类的自由,开启了西方哲学包括美学“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后的悲剧理论的一个源头。席勒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把悲剧性与崇高在道德激情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把悲剧性看作崇高的集中表现,超越了以往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73.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是永恒的人生悲剧及对人生不完满的悲剧性感受,其价值取向在于雅俗共赏:即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人情世态的深刻体察,又独具个性色彩;对古典文学传统轻车熟路,却有机地融入现代人的 视察。张爱玲身不由己的生存处境使他的创作视角呈现出一种冷眼旁观的独特态度。  相似文献   
74.
文章探讨了十九世纪末西方古典悲剧走下曲高和寡的圣坛并逐渐平民化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同时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哲学态度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哈代和霍桑平民悲剧的创作特点和异同,从而揭示了悲剧平民化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5.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悲剧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田里的守望”以十六岁少年霍尔顿为主人公,以其在精神病院自述的形式详细追述了自己精神崩溃的全过程,展现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悲剧。本旨在解读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6.
“又 形1 又 形2”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相当活跃的结构,表示两种性状的同时存在。但在实际的使用时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形容词都能进入“又…又…”结构。这种限制来自于“又…又…”结构本身,由于前后两个对称的“又”的存在,突出了前后项的并列,从而对前后并列的形容词有所强调和凸显,对形容词有所强调,必然导致形容词的数量语义特征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7.
南唐后主李煜词的成就极高,受到历代词评家的盛赞,这除了他成功运用前人的各种艺术手法之外,更取决于他不平常的人生遭际,而这种人生遭际恰恰表现出他的悲剧性格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志,登上国主之位却无国主之行,身处国君之尊偏怀赤子之情,挚爱帝后昭惠却又染指妻妹,欲保做人尊严却又懦弱怕死,身陷囹圄之中却又不忌言辞,这些都在他的词作中得到充分的显现。总之,是李煜的悲剧性格铸就了其词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8.
鲁迅的悲剧性小说乃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突破,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标志着中国文学已经从简单的表现手法中解放出来,正式进入处理复杂心理、复杂人物的文学艺术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它仍存有局限性,即未能彻底脱离实用理性等深层文学心理的制约。  相似文献   
79.
试论悲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悲剧性” ,是对悲剧本质的美学阐释。悲剧是人生灾难与厄运的演示 ,悲剧主人公的遭遇是悲惨的 ,使人怜悯与恐惧的 ;但悲剧的精魂却是主人公面临灾难与厄运时表现出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 ,敢于同邪恶势力抗斗的人性精神与生命活力。这就是悲剧的美学本质。因此 ,真正的悲剧并不使人消沉、悲观 ,而是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与鼓舞。应积极提倡、鼓励而不是限制、拒绝悲剧创作  相似文献   
80.
基督教精神具有深刻的悲剧性。从基督教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看,早期基督教精神中罪与罚的观念、爱的精神表现出对苦难的深刻体认和超越。中世纪基督教精神在教权的作用下出现了极端世俗化的倾向,制造了无尽的人间苦难。宗教改革运动还信仰于个人,还《圣经》以权威,实现了基督教精神的现代化,使之成为一股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宗教改革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行动的勇气和反抗的精神闪烁着悲剧式的英雄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