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4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2478篇
劳动科学   180篇
民族学   489篇
人才学   628篇
人口学   155篇
丛书文集   6217篇
理论方法论   1112篇
综合类   11136篇
社会学   2246篇
统计学   303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686篇
  2013年   1414篇
  2012年   1594篇
  2011年   1718篇
  2010年   1612篇
  2009年   1638篇
  2008年   2203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281篇
  2005年   1258篇
  2004年   1332篇
  2003年   1232篇
  2002年   837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42.
阿喀琉斯是《伊里亚特》情节展开的中心,他的复杂性格──个人独立意志,对个人荣誉的追求,对命运、神祗的敬畏及充满人情味的慈悲情怀,体现了荷马史诗时期的人本主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3.
化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丰富的化学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知识技能、丰富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44.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现存的缺陷入手,通过国内外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简单对比,分析了我国此制度在主、客体范围和金额确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5.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代表人物,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大胆突破传统,以强烈的文学实验精神将其创作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以时间、意识和技巧为创作中心,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现代精神气质.本文以其代表作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实例,旨在从两个方面展示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即乔伊斯美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在体现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快。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成为企业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占领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已真正成为企业潜在的资源。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47.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对现实人的反映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的精神是斗争 ,素质是智慧。  相似文献   
48.
孙东海 《决策》2005,(5):1-1
4月底,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刚刚结束;7月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又将来临。两起在亚非乃至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在相隔不到一百天之内先后迎来庆典,从时间上看,这是一种巧合,但事件本身所折射出的和平精神却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9.
《决策导刊》2005,(2):38-39
2004年,重庆市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爱卫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清初遗民诗的文化意蕴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遗民诗作为遗民心灵深处的律动 ,是特定时代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充分展示着民族文化顽强不屈的内在精神。清初遗民诗的丰厚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郁愤与抗争 ,生于忧患、死于清贫的忧患意识 ;二是孤独与寄托 ,生死不渝、坚守气节的人格精神 ;三是审美取向 ,虽生犹死、痛愤凄清的悲凉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