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005篇
社会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国古诗对加里·斯奈德的影响是全面的,这一点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诗歌内容、诗歌意境和诗歌的创作方法上.他于诗作中多次直接引用与中国有关的各种素材,同时也把意象并置的方法熟练运用在中国诗的句式中,营造出宁静含蓄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52.
王船山在美学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船山无心作书家。但其书艺的意境美有四个方面:文质彬彬,雅致妍妙;以势达意,曲写心灵;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心手相应,变化多姿。  相似文献   
53.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为拥有一个理想的居所而苦苦追寻。今天,"人,诗意地安居"已不仅仅是诗人的梦想,而成为了所有人共同的追求。为此,本文通过建立起场所(场所现象、场所过程、场所精神)与意境(真境与神境的统一)的统一体,探讨创造人类诗意居住环境的另一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及语言意境解析应用,并阐述了汉语言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5.
前人往往将"气韵"与"意境"作含混的把握.充分展现了艺术的前逻辑与超逻辑层面的特性,现代美学需要把它们区分开来,使之在基础理论系统中各占一席之地.气韵与意境的相似点在于都具有整体性、空灵性的特点,其相通处在于均体现道.都可谓是传神,因而都超越语言的规定.二者毕竟有所不同:气韵表现于艺术文本的最外层,是创作者无意识的印章,以独特性为贵,其内在矛盾是力与美、生知与学得;意境则处在艺术文本的最里层,是创作者想象的产物,以共通性为基,其内在矛盾是惰与景、有限与无限.对于艺术家而言,呈现气韵是比创造意境更高的追求.  相似文献   
56.
作为北宋词坛开一代新风的"词家巨手",柳永词作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特点鲜明。从描写的对象、画面的布局、色彩的选择及意境的营造四个方面,对柳永词中的景色描写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7.
汉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然而受中西方语言符号系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别的影响,汉诗在语言代码转换后总会有"美"的缺损.而从符号学、意象与意境的美学渊源方面来研究配图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传达之辅助作用,能更好地把汉诗之"意象"、"意境"美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58.
甄彩虹 《新天地》2011,(5):88-88
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相似文献   
59.
汉语言文学,就是指通过汉语写作而形成的文学。它主要由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三个方面构成。汉语言文学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注重汉语言文学语言的应用及意境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0.
《红楼梦》意境小说的品格,不仅确立了它作为古典文学的巅峰地位,也对现当代白话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意境小说,均直接或间接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堪称是中国意境小说的鼻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