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005篇
社会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移就”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主体和客体和谐统一的感情产物,其美学效果在语言表达上往往通过"移就"(英语称转移修饰)辞格体现出来.文章先比较若干英译汉诗移情的佳作,后以<逢入京使>和<枫桥夜泊>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的弹性和诗体结构有限的运作空间,精心谴辞,巧用转移修饰辞法,以求传达汉诗的神韵,再现汉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72.
释“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用"意境"来谈艺衡文的也多,本文则仅仅讨论"意境"的本义.由于意境的发生、发展走过了从"形象--意象--意境"的逻辑发展历程,所以本文虽题目为"释意境",其实是要解释"形象"、"意象"和"意境"三个概念,解释这三个概念的本义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发生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3.
古典戏曲文学的意境品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意境品赏是戏曲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戏曲意境是"情、景、事"三者的统一,所以品赏抒情性意境离不开"事"、"景"、"情",又以品味意境为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赏戏曲意境,应侧重于引导他们品赏抒情性意境。通过品味,可以品出剧中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特定心境,品出剧中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校正学生感受所得的粗浅印象,使之更接近作品形象的实际,还可以使作品之"景"、"情"与学生之情交融,使学生的感知不断趋于丰富、深入。  相似文献   
74.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早在庄子的《天道》、《外物》篇中就对"意"做了最初的表达。东汉以后,佛教倡导的"六根说"也对"意"做了阐述。唐代的文论家把庄子的观点和佛家的认识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意境"这一重要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75.
众多的研究者都强调诗歌的创作重在意境创造.本文认为,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强调意境创造是抽象的、空洞的,诗歌的创作应是意象选择在先,意境完成在后,即起点在意象,终点在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其实就是意象组合形成意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玄理与意境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形神之论、玄理之情,强调对整体内在的生命与精神的把握,追求一种"心与神契"的"妙境",表现真性情,体现自然之道,这不仅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对其内涵的实质性阐释.  相似文献   
77.
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因为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制约,加上东西方物质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意境异同特点,对于画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中西方绘画角度,来谈一谈二者之间意境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78.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优势 ,但同时要注意科学地运用 ,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79.
广告创意应当避免过于直露的宣传说教而适当注重语言的含蓄美。含蓄既能使广告简洁生动,意蕴丰厚,又能激发受众积极参与广告的再创造活动,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藏、曲、化。  相似文献   
80.
语文教学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审美活动 ,具有科学性、情感性、灵活性和个性特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倾注激情 ,追求美并善于应变 ,力争使语文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使学生乐学、会学、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