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6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23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1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993篇
理论方法论   310篇
综合类   5384篇
社会学   958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作家的精神创伤与其创作之间关系密切 ,本文试图从这一特定的视角 ,对张爱玲作品的题材 ,意象及文艺观等特质加以分析 ,力图对其人其文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82.
本文探究“over”所体现的意象图式,重点讨论空间组合关系向隐喻延伸的转换。  相似文献   
83.
“物感说”是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文艺的本源论和生成论。《淮南子》和《乐记》分别从道、儒两家不同的思想体系立论,对其都作了具体的论述,两家有相同的观点也有相异的看法,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因其短暂性和不定性往往受到忽视。本文通过对作家威拉·凯瑟的童年生活及其创作中的童年意象的分析,指出童年是自我主体的根基,成年是童年的延续。童年记忆不论是抚慰性还是创伤性的都在被主体反复书写或言说。它已经成为主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是主体确立自我意识和实践自我价值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85.
赫立环 《职业》2008,(14):65-66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师生的心态对"教和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快乐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使教学活动有趣、快乐,师生双方都感到幸福、愉快,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6.
野兽以其威猛的形象作为审美对象,往往为诗人们所重视.在中国诗人牛汉的<华南虎>、曾卓的<铁栏与火>、穆旦的<野兽>和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虎>以及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等"野兽"诗歌中,诗人通过对"虎"、"豹"等主导意象及与之相对应的铁栏、观众意象的描绘和组合,寄寓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主观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这种"野兽"意象的力量之美也就具有了无限的开阔性.  相似文献   
87.
2006年4月3日,居住在新疆伊宁市达达木图乡布拉克村的14岁少女李冰用一条窗帘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她身边留有一封给小“恋人”杨可林的遗书,遗书里字字句句无不饱含着一个14岁少女的懵懂痴情,和久久等待不见“恋人”迎娶的幽怨与绝望。  相似文献   
88.
章婷 《齐鲁学刊》2007,(1):88-9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人类通过其他具体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认知过程中,汉民族通过多种意象图式对时间概念进行建构。汉语中的时间概念隐喻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形成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隐喻方式。汉语时间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9.
低年级学生的说写起步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用词造句 ,布局谋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 ,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
曹谦 《江淮论坛》2008,1(2):119-125
本文首先对京派给出了一个相对侠义的界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点对周作人、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林徽因等人的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文字进行细致的全面梳理,得出京派文学观的4个方面和12点内容.并在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京派的文艺观就是审美的文艺观,京派始终坚守着文学的独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