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据说,慈禧太后非常注重用中药护肤,因此,70岁肌肤还相当细腻,皱纹很少。只要保养有方,老年人也可返老还童。特别是老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常见、便宜且效果不错的中药美容方,如白及片、白百合、薏米粉等,让自己青春重现。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近百年来“新政”的当事人与后世研究者关于“新政”中断原因的见解逐条予以分析,进而指出,腐朽的清朝统治者迟至20世纪初年才推出“新政”,加重了改革的难度与风险。而政治改革即预备立宪的具体操作如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慈禧太后的后继者载沣等人不是尽力化解矛盾,而是激发矛盾,在较大程度上引发了反清革命高潮的到来。历史的结局往往由多种因素促成之,后世研究者大可不必为“新政”的中断而叹息,更不必指责辛亥志士的英勇行为。虽然改革者与革命者总是势同水火,但改革与革命的历史作用往往呈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23.
《管理科学文摘》2012,(30):115-115
福荫紫竹院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部,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一座古庙,是万寿寺的下院。庙的南面为河泊,原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清乾隆时期在庙中供奉起观音像,改称紫竹禅院。慈禧太后乘船去往颐和园时曾多次在此小憩,  相似文献   
24.
在后海之畔的王府中,载沣对风云变幻冷眼旁观。甚至自己的儿子溥仪两次重登"皇位"都不为所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或是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25.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慈禧携光绪帝后及大阿哥等人仓皇西逃,这一举动被称作"西幸"。在"西幸"前,李鸿章、刘坤一等人曾联衔劝阻,张之洞等人则反对列衔。双方争执日久,最终密奏没能送达两宫手中。两宫西幸后,打听两宫所在及扈从、留守情况成了重中之重。两宫在太原驻跸一月,又欲"幸陕"。对于两宫行止,官员间意见相左。两宫"西幸"对议和关系至要,也使群臣产生分歧,对晚清政局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6.
庚子西巡中西安成为"陪都",地位顿时凸显,陕甘总督和陕西巡抚因之更加重要.研究表明,庚子年陕甘总督由湘军大将魏光焘突然过渡到满人崧蕃的内情和影响颇不寻常.这既与魏光焘勤王不力不无关系,也是慈禧太后彼时更信任旗人的鲜明体现,还与复杂敏感的董福祥善后问题密切关联.与庚子年"惩处"董福祥问题已经较为清楚不同,辛丑回銮过程中的二次"惩董"问题尚扑朔迷离.崧蕃与曾经的西北大员、现任军机大臣荣禄和鹿传霖主张用怀柔之法,而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力主处死董福祥,各方都有过刀光剑影的秘密运作.庚子西巡期间陕甘总督的人事变动和董福祥问题的处理结果,预示着湘系式微、满回增强的权势转移和政情变化,正在陕甘地区悄然发生.  相似文献   
27.
“紫香玉”是我国一个珍贵的黑玉米品种,相传清时为宫庭贡品,慈禧太后很爱吃,多年来一直是少数人的稀罕物。近年来,成为市场上的俏销品。黑玉米之所以走俏市场,主妻原因是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糖、果胶及各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28.
正几经磨难的明珠影像我与慈禧太后四代侄孙那根正先生是多年的朋友,纳兰明珠是他的十代叔祖(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的长子德尔格勒是那根正的先祖,德尔格勒的二弟尼雅哈便是明珠的父亲)。前些天去老那家,他邀我看一轴明珠的影像。这幅四尺整纸的明珠影像,虽然色彩脱落,暗红的  相似文献   
29.
吴棠作为晚清时期的显宦,其真实的生平事迹却并不为一般人所知。然而,关于他因所谓误致慈禧赙仪而屡得升迁的传说,则由于野史稗乘的反复转载及演义小说的大力渲染,反倒大为流行,在苏北、皖东一带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些传说见诸文字记录的以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吴棠》最具代表性。但所述各情节都经不起史实的检验。这些传说的成因比较复杂,但不外乎当时人的玄想猜测、误读曲解甚至因派系倾轧而故造流言,以及后人的加工润饰。  相似文献   
30.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敢这样骂人的人.今天已经没有了。骂人无数.评价不一"洋鬼子"对辜鸿铭又敬又怕。他毫无顾忌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