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张海荣 《广东社会科学》2022,(3):121-135+287
在晚清史上,位仅七品,职非言官,却心怀天下,一再向君主犯颜直谏的,密昌墀是个少有的例外。光绪戊戌有《应诏陈言疏》,己亥有《仪鸾殿奏对》,庚子有《行在对恭记》,前二者关乎戊戌政局,后一次关乎庚子事变。尤其己亥、庚子年间的两次奏对,他当着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面,公然揭发官场黑幕,大胆抨击当朝权贵,甚至慷慨纵论帝后、新旧、满汉矛盾,言辞之犀利,内容之劲爆,为晚清政坛所仅见。这样耿直敢言的“强项”人物,虽然勤政爱民、政声卓著,却最终官不过知州,且因得罪岑春煊诸权贵,两遭革职。此后密昌墀绝意仕途,但仍热心公益,惠及桑梓,在湖北教育史、铁路史和灾赈史上都留下自己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62.
杨阳 《百姓生活》2013,(1):58-58
1908年8月,慈禧太后决定在颐和园水木自亲殿安一部电话。这部电话只能通到中南海光绪皇帝的寝宫。  相似文献   
63.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洋人,反以此见重于洋人,因他骂得鞭辟入里。洋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到了痴迷的地步。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要二元,外国人  相似文献   
64.
杨居让 《唐都学刊》2010,26(5):108-110
安吴寡妇周莹因家产丰厚、年轻守寡而得名,因慈禧西逃西安认其为干女儿而名噪。诸多演绎和说法就此展开,超出了文献资料的真实。甚至有些以讹传讹,使人难辨真伪。笔者通过资料的研究和比对,缕析脉络,情理结合,还安吴寡妇历史本真。  相似文献   
65.
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填补了长期以来对慈禧太后父系家族世系无考的空白,再次证明所谓“慈禧复仇”问题是不存在的,它续写与增补了传统叶赫那拉氏家族史料的缺失,丰富了对国内叶赫那拉氏家族源流、分布的研究,同时,《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所记喀山家族人物有关官职、勋绩等内容亦有助于对其家族的正面评价,从而拓展了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的内容及研究领域,是叶赫那拉氏家族史料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66.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海战刚刚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时,正逢慈禧太后庆祝六十整寿,在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上联火热,下联冰冷,一褒一贬,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光绪三十年夏历十月,慈禧太后大肆庆祝其七十岁生日,章太炎曾撰写了这样一副长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相似文献   
67.
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十九、二十世纪都是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的大世纪。历史提供给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但为何慈禧太后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治国水准会如此天差地别,迥然不同,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68.
王龙 《决策探索》2010,(4):65-67
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十九、二十世纪都是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的大世纪。历史提供给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但为何慈禧太后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治国水准会如此天差地别,迥然不同,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69.
王龙 《社区》2010,(26):8-9
慈禧能够在佳丽如云、竞争激烈的后宫一枝独秀,脱颖而出,深蒙咸丰皇帝宠幸并将其牢牢控制在手中,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70.
政治新星冉冉升起张之洞幼年聪慧,有神童之美誉,除却一定的天赋,这应主要归功于勤奋苦读:起居大异于人,尝终日不食,终夜不睡,而无倦容。他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26岁中会试第三名进士。1880年进士及第后,被授翰林院侍读,次年擢内阁学士,又任山西巡抚。1889年8月,调署湖广总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