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冯焕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43-54
净影寺慧远被中国古代佛教界尊为“隋代三大师”之一,著作宏富,影响深广。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慧远的著作,首次考定《敦煌宝藏》所载P.2141号写本残卷乃是其传本《地持论义记》的一部分;更为细密地论证了其《大乘起信论义疏》的真实性;具体地推定了慧远首次著述的时间和《大般涅槃经义记》的成书情况;同时亦简要论述了慧远对智顗、吉藏、元晓、智俨、法藏等重要佛学家的影响。对于慧远的研究,这都是切实的推进。 相似文献
32.
陶渊明与东晋名僧慧远有过交游,但最终没有像别的隐士那样追随慧远,原因大致有三:①陶渊明思想复杂,但其行事上大体遵循儒家的原则。②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与佛教有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佛教“形尽神不灭”、“因果报应说”的怀疑。③陶渊明受桓玄影响,对慧远等人保持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33.
直面两汉以来儒教困境,东晋慧远由玄儒入释而又以释补儒,确立起以三教融会为文化底色的"双重感应"(情虑感应和神明感应)修证理路。其中,情虑感应的内核是"因果报应",神明感应的内核是"神不灭"前提下的"玄契"式念佛三昧。远公"双重感应"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佛教儒释融通基本品格,也是对儒教修养彻底化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4.
35.
杨剑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8):65-71
随着东晋时期佛教融入中国社会,沙门礼敬王者论争先后两次爆发。按照原有理解,论争被视作中国儒家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一次交锋。但如果重新审视两次论争情况却并非如此。首先,在玄风大畅的文化背景下,第一次论争的庾冰与何充等人共享了“自然——名教”的话语结构。这种话语结构以“礼敬”为中介,进入国家治理层面。双方的矛盾仅是治理手段的不同。其次,延续这种话语结构,第二次论争的桓玄与王谧等人在君王神圣性与敬的表达方式两个问题上形成了玄学化的共识。论争在玄佛合流的语境下进行。最后,慧远为了与奉佛士大夫群体对话,以玄学作为主要话语,将佛教报应说与之统一,并最终落脚在中国传统的形神观。这也是佛教融入中国主流社会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36.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中国佛教史上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他著有<辨宗论>,提倡道安的佛教顿悟说,参与南本<大般涅盘经>的译事,积极追随乃至资助当时的佛教领袖慧远.但是慧远却以谢灵运"心杂"为由拒绝他加入庐山的念佛团体白莲社.本文以此事为背景,围绕谢氏的"心杂"展开论述,分析谢氏的人生与性格悲剧,并着重指出谢灵运的"心杂"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培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慧远精于论义,以弘法为己任,是东晋的佛教大师。他在精英文化视域中蕴藉儒雅,呈现出遁世得道的高僧面貌;在通俗文化视域中世俗、神异兼备,展示为入世苦修的神僧形象。两种文化关注点、兴奋点的不同导致了慧远形象的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38.
东晋慧远修习"念佛三昧"禅法的具体法门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此禅法在实践中融合了老庄的思想观念与方法:思想观念上,慧远追求的佛家终极境界与《老子》的"道"同实而异名;其禅定方法接近于《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昧然忘知、心神虚静。故此禅法的实质是"澄怀观道"。 相似文献
39.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慧远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以后中国佛教的重要领袖。在出家沙门与国家政治、佛教律仪与世俗礼制、僧人整肃与社会协调、佛学理论建设与中国化方式、内外合明与究极境界,以及精勤修持与山林僧团六个方面,慧远都做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慧远根据印度佛教的义理、制度、律仪结合中国社会的政治、礼制、儒道学说所做的佛教中国化的努力,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0.
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道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庐山慧远及其周围僧俗人士在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嬗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东晋玄学之士将客观景物看作崇尚自然精神之象征不同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和慧远《佛影铭并序》反映出兼融中土文化传统与佛教观念的新山水审美观。它一方面兼重物、我和神三极 ,另一方面又强调主观感悟的沟通作用。这种新山水审美观直接影响了宗炳山水画论的形成和谢灵运山水诗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