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02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761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体现在戏曲批评中,它在明代始得到引入和阐说,曲论家们主要从戏剧语言运用、技巧表现等角度论及到"趣","趣"首次被标树为了戏曲审美的本质所在;延展到清代,"趣"在戏曲批评中运用更为广泛,曲趣论得到进一步拓展,曲论家们对"趣"作为戏曲审美的本质、曲趣的表现范围、生成、特征等进行了更为切中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就戏曲文化,从戏剧经典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剖析与介绍,对戏曲尤其是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做了简洁而精到的解释。对我国戏曲的起源、演进、危机与生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因此,对于关心中国传统戏曲的或不甚了解的读者均有开蒙或进一步引发思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郭建丽 《晋阳学刊》2011,(4):16-17,56
明清时期,晋商是一支有影响的商帮,足迹遍布全国。晋商在所到之处修建会馆戏楼,重金邀请家乡的戏班来演出,或携戏班随商队远行,促进了山西戏曲的对外发展,形成了商业路线和山西戏曲流传路线的"合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路即戏路"。  相似文献   
994.
元明戏曲中反映了诸多高丽国的文化风物事象,如高丽毛施布、高丽席、高丽女、高丽铜以及高丽磨衲等。尽管戏曲家们眼中的高丽风物并非严格对应历史学范畴的王氏高丽时期,但这些艺术描写从一个侧面透视了古高丽与中原地区特殊的政治关系和贸易往来十分兴盛的历史影像。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戏曲节目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之魂,也象征着民族之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戏曲艺术尤其是地方戏,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而且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在新时期如何让地方戏曲随现代文明的进步散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96.
戏曲结构的整体性是古代戏曲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明清剧论家十分重视戏曲结构艺术的整体美,并已明确认识到戏曲创作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做到故事情节的血脉贯注,同时协调曲词、宾白和科诨等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古代戏曲著作中充斥着大量插图,明万历之后更成为戏曲插图的黄金时代。这些插图已远远超出装饰画的表面功用,而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性和审美价值。这些版刻插图与戏曲艺术诸要素,如楔子、科介、角色、曲词等有着密切联系甚至直接承担着同样的功能,与戏曲舞台表演、戏曲时空处理等艺术元素亦存在相通之处。戏曲插图与戏曲诸艺术要素或艺术元素之间的这种关联可称之为戏曲语汇,其为深入探讨古代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迪。  相似文献   
998.
流行音乐的一种发展思路是将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机融合,流行音乐借助戏曲文化元素,呈现或温婉典雅、或含蓄内敛的风格,让现代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韵味。通过在流行歌曲中应用戏曲伴奏乐器,借用戏曲唱词旋律,应用戏曲念白唱腔的途径,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戏曲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有机融合,可以创新现代音乐风格,彰显独树一帜的浪漫东方音乐韵味。  相似文献   
999.
戏曲振兴收效甚微戏曲的振兴之路,已经跋涉了二十多年。然而,路,愈走愈窄;前途,愈来愈暗。许多人已经到了气力不支、身疲力竭、信心消失的地步,行政管理机构正在用最后一剂处方——演艺单位脱离事业编制,彻底打碎演艺人员的铁饭碗,让他们到市场上去求生存——来治疗戏曲长年的疲软顽症,但业内外人士并不相信这是回春的妙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戏曲舞台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舞美设计在渲染戏曲舞台表演气氛、提高舞台表演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舞台上的戏曲表演者,观众可以观察到的内容都属于舞美设计范畴,这充分反映了舞美设计在戏曲舞台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对戏曲舞美设计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明确了戏曲舞美设计的特征与作用,并探讨了我国戏曲舞美设计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