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法律是如何发现的--国际法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在法律的发现上兼采了成文法与判例法的方法,具有突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成文法与判例法在法律发现上的特点以及国际法在法律发现上的特点,指出在我国的法律建设过程中,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发现上应吸收国际法在这一方面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2.
在当今的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成文法”固有的局限性在司法实践中表现渐趋明显 ,它既不能包揽无遗 ,又不可能随机应变。成文法条的过于原则、抽象、概括 ,也是司法审判中的难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 ,除了加快立法和进行立法、司法解释之外 ,创制和适用判例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本文认为 ,判例可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 ,有利于实现司法的统一。因此 ,建立以“成文法”为主 ,以“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法”法律体系 ,是司法实践活动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当今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值得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3.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要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论方面潜在的原因在于法随时变的立法理论和变易进化历史观的影响;形式上的表层原因在于法典体例等编纂技术上的变革要求;内容上的中层原因在于贯彻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原则;深层的原因在于政治文化心理层面,即制定成文法典还有其重要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皇朝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和促动,才使得中国古代形成了悠久的成文法传统,进而令中国古代立法文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4.
成文法是法律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形式,具有稳定性和体系性等优点,但“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成文法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例如模糊性、滞后性和僵化性等。为了克服成文法的上述局限,我们必须引入西方的判例制度和法官合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传统来加以克服,更好地实现法律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马珺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106-108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人文主义精神的诞生以及王权的失坠和霸政的兴起,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新兴地主阶级将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以秘密专横为特征的奴隶制法律制度,并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意志的成文法公布于众,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法律变革,揭开了中华法系的序幕,在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