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861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6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364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1370篇
社会学   121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才能筑牢抵御腐败侵袭的思想防线,从而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72.
苏北 《咨询与决策》2004,(12):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如此高度,并系统性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体系,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和《决定》,觉得有十大新内涵值得解读。  相似文献   
7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执政主体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找准切入点,把握以下五个重点环节,在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4.
春波 《决策探索》2004,(10):4-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党继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又一个辉煌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们的党在探索和体验执政能力方面的成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一次民主的会议、团结的会议、务实的会议、党的高层领导新老交替制度化的会议,更是一次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  相似文献   
75.
李群茂 《决策探索》2004,(11):22-22
坚持为民谋利的最终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这既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根本意义之所在。又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最高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一是把谋发展谋致富谋稳定的大事抓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样造福?就是要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二是把解民忧帮民难的急事抓实。  相似文献   
76.
我国在经济文化大幅提升的情势下,干部素质的提升也成为了党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国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时代,为了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需要培育在思想和政治上靠得住的干部队伍,这就为党校的干部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党校的核心内容和生命线,需要针对党校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党校教师的执政能力,构建科学而规范的党校教育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优势和潜力,全面推动党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7.
作为一个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老党、大党,而且还要长期执政的党.民主是党当前和今后绕不过的弯、迈不过的坎,确实需要下功夫及早研究.确实到了非研究不可的关键时候,早重视、早研究、早主动。  相似文献   
78.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既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又独具特色。多角度、全方位、科学地探析新时期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以期能对加强新时期党的科学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9.
兰华 《江汉论坛》2012,(10):5-9
任何执政党的执政都是在特定的执政环境中进行的,执政环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阶段,党的执政环境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趋势,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放弃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模式,积极构建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Web2.0技术的发展应用、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以及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微博和微博问政蓬勃兴起,使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微博问政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微博问政的二重性作用,积极探索完善微博问政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