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64篇
劳动科学   68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522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119篇
社会学   362篇
统计学   1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庄电一 《新天地》2016,(6):30-30
我的爷爷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这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记得小时候,亲友相见常常提起那段往事。  相似文献   
52.
1917年,我父亲出生在山东省广饶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已经104岁了。他是个平凡的老人,头脑清楚,能用助步器在屋里活动,尚且没有病痛的折磨,但听力差,两天喝一次通便茶。父亲是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黄埔抗战老兵,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多次接受过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记者说,在被采访的抗战老兵中,我父亲的思维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3.
抗战前夕,陈寅恪与傅斯年在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国史主研领域的确定、史语所历史组主任的请辞及对双方史学贡献的评价等问题上发生龃龉,两人关系有所失谐。抗战初期,陈寅恪曾受聘牛津大学汉学讲席,由于中英关系的波折,不仅赴英未果,而且滞留港大。虽然傅斯年对陈寅恪此举略有微词,但日军侵港后,他仍积极斡旋,使陈寅恪得以离港内渡。然而,陈寅恪到达桂林以后,由于身体及资金等因无法按期入川。对此,傅斯年颇表不满。抗战后期,陈寅恪病眼燕大,仍由傅斯年出面沟通上下,筹措资金,但结果难如所期,陈寅恪左眼全废的命运无法避免,两人关系再次投下阴影。抗战胜利后,陈寅恪由英返国,没有留在南京史语所,而是北上清华。由此,两人关系日渐疏离。结果,陈寅恪南下岭表初期,虽有赴台之想,却避开傅斯年而联络他途。此举象征着两人关系发生重大转折。虽然如此,陈寅恪对傅斯年猝死台岛还是颇有遗憾之感。  相似文献   
54.
有问有答     
<正>开发商能否作为欠薪的共同被告?问:胡某在某市城边买了一快废弃地后,雇用建筑商刘某开始建商品楼。因为"银行钱紧",原贷款计划落空。资金不足,他和建筑商签订了联合开发合同,部分建筑材料款由建筑商垫付。工程竣工交付后,因为地理环境不好,楼盘滞销。不但建筑商刘某垫付的材料款没有收回来,而且因胡某没有按约支付工程款造成了建筑工人数百万工资的拖欠。更可恶的是,前不久胡某偷偷将楼盘低价转让后再不露面。最近,数百名农民工向  相似文献   
55.
杨樾小传     
《学术研究》2012,(3):1
杨樾,又名杨越,笔名方生、杨浩泉、于燕郊等,1918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潮安。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在《反侵略》周刊发表短篇小说《太平洋之战》,抗战结束后,1945-1946年在汕头创办《建国日报》,任总编辑兼文艺副刊《国风》  相似文献   
56.
9·3阅兵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唤起每一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9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承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奏响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时代强音,让抗战精神再放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7.
<正>临近暑假,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兴趣班报名场面火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家长上班忙没时间照看孩子,索性把孩子放到兴趣班"托管"等客观因素外,更多家长想利用暑假期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很多家长对于上兴趣班的利与弊很迷茫。尊重孩子的选择暑期选择兴趣班,家长的各种理由都可以理解,但家长在给孩子  相似文献   
58.
抗战历史记忆场所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遗存的重要遗址、遗迹,包括相关文献资料、学者的重要著述以及散落在民间的抗战故事等。将抗战历史记忆场所融入高校"思政课""纲要"实践教学中,对于建构大学生与抗战历史记忆场所之间的情感关系与文化认同,强化"纲要"实践教学对抗战精神认知、认同和践行渠道,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实效,培养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当代大学生青年人才,增强民族和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9.
正一场大规模战争谁胜谁负,同双方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否正确直接相关。抗战胜利了。打了八年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胜利,全国民众普遍期待着开始和平建设。蒋介石却急于发动全面内战。在八年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何如此急切地要发动全面的反共内战?蒋介石从来是迷信武力的。他认为自己有力量在短期内依  相似文献   
60.
正采访中的黄荣谦和内敛,操着一口浓重的兴化方言,回忆着这一年半来的校长生涯。声音低沉,语速平缓,间或低头沉思,而后抛出类似"高录取率背后的人文因素"、"教育普适性"这样关乎教育的宏大抽象的命题。与抽象的思辨相对应的是具体务实的教育管理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描画出黄荣在楚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