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23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600篇
社会学   12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具有下列特色:各党派和各阶层参政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三三制"政府领导体制的独创性;民主选举制度的普遍性与直接性.  相似文献   
12.
蔡廷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其抗日斗争生涯可以分为赣南筹谋抗日、淞沪武力抗日、福建联共抗日、海外宣传抗日和两广发动民众抗日五个时期。蔡廷锴抗日斗争活动集中体现了对抗日、团结、民主三者的共同追求,蔡廷锴在实践中完成了由近代地方军事势力集团将领到爱国民主人士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理论创新又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经典论著是我党抗战军事理论创新的代表作,它对抗日战争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鲍建平 《山西老年》2012,(11):14-14
我的父亲鲍昌则1930年8月出生于长治县鲍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艰苦的岁月,贫寒的生活锤炼了父亲的意志。他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十几岁就参加了地方武装,搞起了革命工作,在村上曾担任民兵小分队队长,后又在长治县第三区委担任通信员。1949年年初,进驻福建后,父亲随队负责南平区接管工作。最初留守南平专区区委工作,1950年被派到中国人民银行南平专区中心支行工作,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天灾敌祸,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荒情。根据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大力放赈救急,另一方面领导根据地军民扩大生产,增加财富。根据地的救荒运动不但为战胜灾荒、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庄电一 《新天地》2016,(6):30-30
我的爷爷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这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记得小时候,亲友相见常常提起那段往事。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水电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水电集控中心已成为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提升和增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武装工作,对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  相似文献   
18.
"引起男士注意",是女人的天职,关键是要从原则上由内而外修炼自己的打扮意志与艺术,不放弃,不忸怩,胸有成竹地去打造自己的性感、美丽。朋友说,她一踏进美利坚的国土,听到的头一条指令是"要引起男士的注意"。过去所受严苛呆板的家教是,做女人要收敛,安静,安分,安于室……特别对男人要提高警惕,在中学的时候,每次出门,母亲总是紧张地告诉她"外面都是流氓,路上小心点!"所以什么"花枝招展","像只蝴蝶"等词句,基本与她绝缘。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4,(12):50-53
一一次,笔者在日本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出身日军第十三师团的日本老兵船头正治提到一件事——1943年9至10月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据点里曾经出现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国女子。因为中国年轻的女子当时很少在日军炮楼附近出现,而且这个女子相貌漂亮,举止娴雅,日本兵印象深刻。指挥官去询问后却无果而终,那个女子自此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20.
"七七"事变之后,在山东境内抵抗日军侵略的最早一次战斗,何时、何地发生?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似乎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学术研究的缺位,导致了近年来社会上相继抛出了一些轻率的、甚至非常错误的论调。本文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学界、社会对此问题的再讨论和最后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