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23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600篇
社会学   12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是历史的必然:红军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目标和方向上为最终落脚陕北提供了可能;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保证了最终落脚陕北;陕北革命根据地当时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客观条件是红军选择落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试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救国公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特殊需要,创设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完粮纳税形式的救国公粮制度,它包括统一累进的征收原则、藏粮于民的储存办法、凭票领粮的支取方式。救国公粮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改善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状况,保证了晋察冀抗日部队和政府机关的粮食供给,而且还为其他敌后根据地解决粮食问题树立了典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的重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83.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八年抗战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冀南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篇章。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思想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84.
普列·阿里格有很多身份:企业家、原黑龙江省政协常委、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佳木斯市主委……"我是鄂伦春族!"而我第一次见到普列·阿里格,他只用了这样一句话介绍自己。1953年9月,黑龙江省300多户、1303名鄂伦春族同胞下山定居,结束了我国鄂伦春族世代游猎和"衣靠兽皮食兽肉,‘仙人柱’内把家安"的历史。普列·阿里格家族就身在其中。  相似文献   
85.
詹永媛 《学术论坛》2005,(10):146-149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虽不均衡,但具有高度政治化、大众化、英雄主义等三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它在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创建的最具有特色的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南满地区抗日军民的高超智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是我党抗日游击根据地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特做此文。  相似文献   
87.
曲岩 《学术交流》2005,(3):176-179
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杨靖宇同志的率领下转战于氵蒙江、抚松、临江等地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抗联依托这些地区的村屯部落,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帮助和军需给养,从而得以坚持抗战。因此,这些村屯部落对抗联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其中的村屯部落的重要作用被载入史册,但有的却因诸多原因而不被人知晓。湾沟就是那些不被人知晓、但曾对抗联抗日起过重要作用的村屯部落之一。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国民党政府政策的分析 ,认为国民党最终采取联共抗日的政策是逼出来的。但之所以能够逼成功 ,是因为有逼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从“九·一八”后国民党政府采取的基本国策 :“攘外必先安内”。有了共同的敌人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有可能逼成功  相似文献   
89.
胶东抗日根据地在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的过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根据地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双减"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合理合法又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不是源于传统的经济因素,更多的是非经济的政治因素。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避免人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90.
安徽抗日游击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襟江带淮,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国抗日的重要战场。1938年间全省各地相继沦陷,成为新桂系将领心目中的“一条破船”,同时又是其意欲逐鹿中原的地盘,而蒋介石集团则视之为消灭或削弱新四军和国民党“杂牌军”的重要场所。但游击战争的发展,使安徽不仅成为新四军的根据地,同时也成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模范区”。安徽“是反映整个世界的一滴水”,安徽抗日游击战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两种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