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设立,对于平衡双务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增进交易双方的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和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本文重点对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的条件、方式、效力、限制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不安抗辩权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虽然确立了不安抗辩权制度,但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贯彻实施,尚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弄清发生不安抗辩权法定事由的判定标准,弄清难为对待给付的发生原因、发生时间以及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对于正确实施不安抗辩权制度,保护债权人的正当合法权益,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不良后果 ,指出了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提出了几点遏制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保证人的专属抗辩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人的抗辩权,因其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导致其适用条件、法律后果相异。区分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与专属抗辩权,对于维护保证人的正当权益,制约主债权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保证人享有的各种专属抗辩权,既是完善担保法律理论的需要,也是我国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票据抗辩权的法理基础进行剖析,揭示了票据抗辩权存在的应然性与合理性。首先,票据抗辩权乃公平原则之体现,通过赋予票据债务人票据抗辩权以实现票据当事人的地位平等保护,从而实现票据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其次,票据抗辩权乃正义对安全校正之载体;复次,票据抗辩权乃票据流通与交易安全平衡之手段;最后,票据抗辩权实现了票据的经济效益,票据抗辩权的设置对票据这种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实现了法的经济价值——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入手,通过简介不安抗辩权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法理基础、法律特征、成立与行使、效力等问题,结合比较英美法系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指出我国《合同法》中确立的不安抗辩权制度独具中国特色,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困惑与争议。  相似文献   
17.
论表见代理     
文章以《合同法》确立了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市场主体在代理交易中的价值需求,阐述了我国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即通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平衡被代理人与前者之间的利益来维护代理制度的信用,增强代理制度的社会效益。文章具体论述了表见代理的种类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理论上一直存在两种主张即单一要件说和双重要件说。文章分析了赞成单一要件说的五条理由。由于我国表见代理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尚有需要完善之处,文章对相对人的选择权和无代理权人的抗辩权这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预期违约救济制度起源于英美判例法,它更为明显地体现了合同法所追求的诚实信用、公平、效益等原则。预期违约制度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合同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国新的《合同法》对大陆法系传统概念加以扬弃,吸收英美法系中的合理因素,引入预期违约制度,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虽然我国保证制度经过历年的发展变化,已初具模样,但勿容讳言,现行保证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和值得探讨之处.结合有关法律,同时,借鉴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对保证人的资格和权利义务进行修改与完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澄清票据抗辩权和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之基础上,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票据抗辩权的特征;在对现行票据抗辩事由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指出了现行分类存在的缺陷和危害,并对票据抗辩事由进行了新的分类和归纳,以此为基础,还对票据抗辩权的限制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