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试论传统“大一统”观念对清末“排满”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统”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它对清末“排满”运动的整体走向与最终归宿,均发挥出相当突出的整合与引导作用。这通过梁启超的“大小民族主义”说、1905年至1907年梁启超等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以及武昌起义后革命派放弃“排满”口号而转主“五族共和”等事实,清晰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22.
孙中山从投身革命起就确立了反帝爱国的基本立场,并提出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具体主张和措施.同盟会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妥协倾向自有其复杂的原因,应作具体分析,不能因此而否定孙中山的反帝立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首先是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排满只是手段,反帝才是目的.排满和反帝是孙中山"振兴中华"革命途程中两个并不矛盾的阶段性任务和策略性步骤.  相似文献   
23.
张晓川 《民族研究》2012,(4):59-67,109
清末十年,民族革命论者大力宣传其反满理论,或追述明清易代痛史,或强调夷夏之辨传统。与此同时,西方关于人种分类和民族判别的知识与方法已经传入中国,并为人接受,发生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包括满、汉在内的黄种理应团结以抗拒白种威胁之论。对此,排满论者也从西方传来之知识和方法出发,作出"学理"的回应,大抵有三种对策:单论满、汉问题,对黄种共同体避而不谈;以"历史民族"等概念否认黄种共同体论适用于满、汉问题;通过对黄色人种内部加以更细致的种族划分,强调满、汉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