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别老想着给人家“洗脑”在开放和信息化的环境下,如果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不合理,造成了一些问题,很难以简单的思想教育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个前提,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变成一个“博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思想的教育、疏导和激发是有用的。比如,要在管理中向员工说明白,“企业是什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什么”、“员工如何建立契约意识”、“忠诚与凝聚力是怎样来的”等等。  相似文献   
62.
法律授权的组织的经济法地位——兼评中国证监会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理论是法学理论的重点,大多数法学主体理论不能满足整体社会和混合社会的法律实践的需要。主体理论的革命带来对经济法主体的重新认识。维护整体经济利益的主体享有经济监督权,是经济法主体的核心。以中国证监会为代表的享有经济监督权的法律授权的主体需要变革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地位。  相似文献   
63.
确立管理公正的基本原则首先必须考虑管理之目的,也要考虑公正的一般要求和管理公正作为特殊领域的公正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考虑后现代管理时期的特点。据此,管理公正应该包含人性化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调剂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而且,坚持管理公正的基本原则时必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65.
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然而,知识经济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在生产力的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同样会对未来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及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产生持续而广泛的影响。从哲学角度看,知识经济将改变人原有的价值观念。这种改变主要见之于:由对自然的征服转向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由对国家与集体利益的追求转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怀;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由对物质资源的拥有转向对知识的拥有;由对物质的崇拜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怀。  相似文献   
66.
演好观众     
《江海纵横》2008,(1):33-33
企业危难时,很容易看出一个员工的忠诚;但在和平状态下,怎样判断员工的忠诚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 首先,“折腾”是铸炼团队的最好法宝。员工永远是在什么岗位上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但是,员工只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会忽视公司的整体利益。这个时候,老板安排大家“折腾”一下,在企业内部来个岗位调整,往往更加有利于员工的成长,从而促进整个团队的合作与交流,达到铸炼团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张钦 《学术论坛》2006,(12):1-4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它的实践功能只能在人与人的维度上实现。协调同一时代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不同时代的本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生态资源分配上的利益冲突,实现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68.
宗平 《老友》2013,(2):4-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69.
论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本位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立法宗旨和终极目标。它所追求的整体利益是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既不同于个人利益,又不同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型利益,是一种发展中的动态的"社会利益"和"增量利益"。经济法通过立法宗旨、社会整体调节机制、制度架构和个体协调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它是一种追求实质公平、结果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法理念的客观要求和科学反映。  相似文献   
70.
肖永红 《创新》2011,5(1):90-94,12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征信制度由来已久。我国的个人征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个人征信中,信息个人享有充分的权益,如知情权、隐私权等。对此,应采取法律措施给予充分保护,并注意处理好私人权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在尊重、维护私人权益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