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6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1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661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单士俊 《职业》2008,(5):59
教师通过对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科学成果得以相互吸收,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会越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知识积累越多,无论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世代传递,还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现代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实习指导教师作为教师的一员,除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以上各种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其所指导实习专业的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6,(1):101-101
11月18日,秋意融融,明尼苏达大学校友会广州分会成立典礼在中山大学岭南堂隆重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宁生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校长Robert H.Bruininks 教授及近十位校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院长舒元教授出席仪式并致辞;明尼苏达大学校友百事饮料中国区总裁朱华煦先生、飞利浦华南区人力资源总监方文兴先生专程从香港赶来祝贺此次盛典的举行。  相似文献   
14.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了独特烙印,如各种神话传说、彩陶、西部的游牧旅行者以及丝绸贸易。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交流就已处于萌芽阶段。早期文化交流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并成为中国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7.
微言     
《中国民族》2014,(9):57-57
8月,南京青奥会无疑是全球亿万观众瞩目的盛大活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年轻运动员,既是竞赛对手,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在这个美好的八月,青春梦、中国梦、世界梦互联相融。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法国作家奥克塔夫·米尔博的《秘密花园》,以中国为叙事背景和描写对象,曾在西方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米尔博从未到过中国,他把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进行了文学的呈现,重新构筑了他自己的中国印象。作品既包含着对中国的好奇和赞美,也包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误构,可见米尔博在《秘密花园》中构造中国印象时,他还没能找到真正理解中国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正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法国艺术真正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始于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法学习西方美术。从艺术展览的角度看,1933年5月在巴黎波蒙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展曾轰动了中外画坛;2003年10月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也引起了国内外画坛的广泛关注。但将中法两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放在同一空间进行展览和交流,近百年来却没有过大规模的尝试。视觉艺术的交流既需要通过博物馆的藏品构成对历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建设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制定和遵循正确的原则,加强文化领域的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成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要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切实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