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80篇
  免费   3544篇
  国内免费   771篇
管理学   25677篇
劳动科学   1310篇
民族学   8331篇
人才学   4433篇
人口学   1575篇
丛书文集   41510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8074篇
综合类   81484篇
社会学   14611篇
统计学   5587篇
  2024年   829篇
  2023年   3147篇
  2022年   1570篇
  2021年   2732篇
  2020年   2879篇
  2019年   3200篇
  2018年   1323篇
  2017年   2764篇
  2016年   3811篇
  2015年   5518篇
  2014年   12956篇
  2013年   12047篇
  2012年   13882篇
  2011年   14823篇
  2010年   13521篇
  2009年   13843篇
  2008年   16163篇
  2007年   11745篇
  2006年   9421篇
  2005年   9300篇
  2004年   7629篇
  2003年   7294篇
  2002年   6459篇
  2001年   5748篇
  2000年   4324篇
  1999年   1929篇
  1998年   1062篇
  1997年   874篇
  1996年   531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51.
何慧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46-253
我国现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是结合中国国情所做的历史必然选择。国家的治理方略既要顺应当下的社会背景和生态文明,还须汲取德治文化传统中的宝贵经验和人文精华。如何继承我国古代优良德治文化传统,需要在认知上廓清传统德治与现代德法共治的内在关系,形成面向历史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将优良德治传统融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政实践,为现代德治和法治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56.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有企业改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并购成为了现代商业常见的形式,或为规模扩张、或为发展协同效益,并购动因或为资源互补,或为资产盘活、人才优化等各种目的。在分分合合中,如何做好企业的整合是需要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的深深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高盛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得失,认识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盛这一百年老店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以为我国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8.
企业一直在增强员工责任感与升职之间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使他们能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鼓励他们继续为企业效力。——玛格丽·温斯顿初入职场这个全新的领域,作为新员工会觉得工作会充满了挑战和新鲜感。但仅仅过了一两年后,作为上级的你就会发现他们对于工作已是驾轻就熟,而且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在你看来,这个时候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刚好是给他升职,又能增强企业责任感的大好良机。或许你会觉得,此时员工仅仅需要更多的责任感来激发内心原有的进取心,特别是认为他的智慧之门尚未打开。  相似文献   
59.
我国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我国特色的中华文化。在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是美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同时,将传统文化通过美术设计展现出来,是美术设计的创新表现。因此,美术设计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以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为论述核心,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着重阐述了美术设计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0.
《诗经》的爱情观对后代爱情诗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历代对《诗经》的爱情观都有继承与发展,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不同时代的诗词形成了不同的爱情观。本文拟就近代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的爱情诗所体现的爱情观,通过与《诗经》爱情观的比较分析,从追求爱情的方式、爱情的表达方式、坚守爱情的态度、失恋女子态度等角度,透视近代诗词对《诗经》爱情观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