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42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308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417篇
人才学   29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657篇
理论方法论   1051篇
综合类   13389篇
社会学   1511篇
统计学   7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711篇
  2014年   1502篇
  2013年   1404篇
  2012年   1633篇
  2011年   2253篇
  2010年   2093篇
  2009年   1575篇
  2008年   1628篇
  2007年   1439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1045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895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际功能分析法是指功能语言学家从人际意义角度分析语言意义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层面:语气、评价和互动。从这三个层面研究人际功能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艺术风格,推动文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在维吾尔文学并口汉文学中有大量的殉情-合葬文本,其基本模式为一对相爱的人,因各种原因不能结合以死殉情后,双方家长、族人按照他们的遗愿将其合葬,之后会有树木或花草生长于其间,以示爱情的天长地久。此类文本存在的时间之长与数量之多,足以使我们将其视作原型进行分析之。本文认为,此类原型的文化旨归在于:维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都向往乌托邦的爱情并企图以此抵抗死亡,实现自身的——人的不朽。  相似文献   
993.
994.
中国左翼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它的兴起与流变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中有两个具有双向开拓意义的亟待深化的课题:一是厘清其概念的基本涵义,合理地确定研究对象的基本范畴;二是破除整体性观照的思维定势,深入研究其内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5.
从《蒙古秘史》等历史著作到文学作品《青史演义》,成吉思汗形象由历史的叙事转变成文学的叙事,《青史演义》以历史人物铁木真为原型运用文学创作方法创造出艺术典型,尹湛纳希笔下的成吉思汗形象既有历史生活的真实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是历史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体,他比历史人物成吉思汗更加典型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996.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12,(1):115-123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晚年丁玲高扬"反封建"启蒙旗帜,积极肯定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启蒙价值,视文学为"战斗的武器",大力倡导文学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原则,在向"五四"启蒙文学传统的回归中,建构起了其启蒙主义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的形成,是丁玲一以贯之的"个性思想"作用的结果;同时,它也呈现出了丁玲晚年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999.
在后现代仿真语境中,看到传统的文学现实性理论之弊端是必要的,认清它的形而上学依据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理论之用应该只在于其方法论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各种角度去理解文学,理解文学所展示的无边的生活与复杂的人性.让理论走下神坛,让文学亲近多彩的生活世界,同时,还要为文学向我们展示可能的世界留有一方领地,这是每一位文学研究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000.
常青 《理论界》2009,(1):165-166
本文从文化角度谈文学翻译所面临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一方面在理论上探讨了全球化与文学翻译、本土化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另一方面指出其对文学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