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51.
重视商业伦理,讲究营销道德,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企业经营潮流,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非道德行为比较严重,因此,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是我国企业塑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其对策思路是:要充分认识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中应坚持义与利、继承与创新、多层性与一元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开拓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渠道,强化对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调控。  相似文献   
452.
义和利作为价值取向的两极,是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的概括.“义”指的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公利,即一种大义; “利”指的是一种微观的、属于个人的私利.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关系的思想资源十分丰富,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义利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义制利”、“重义轻利”、“去利存义”和“义利统一”的演变,对商业在传统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商这一特殊商人群体是在贯彻儒家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兼顾义利,把“儒”与“商”很好地结合的实践典范.儒商这一经济文化现象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和伦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53.
45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32-138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邻避冲突的核心其实是公众的环境损害预期问题,而损害预期理性与否则取决于公众对自身享有合法环境权益的类型及相关权利边界的判断与认知。公众以健康为核心的环境权益诉求有明确的权利基础,应着力解决环境质量标准制度中健康内涵缺失的问题,并构建有效的司法救济通道,有效地回应公众的环境健康权利诉求。公众以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的环境权益在相关立法中并无明确对应的具体权利类型,应阐明环境权的法律基础并发挥司法裁量的能动作用,构建以公众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的环境权益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55.
新生儿也能读书?有没有搞错,刚出生的孩子连睁眼的时间都很少呀!没错,新生儿可以读书,所以做妈妈的千万不能偷懒呀!让我们先看看名人和科学家是怎么说的吧。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生下来第3天开始教育,已经晚了两天。"认识发展神经学家黛布拉·米尔斯说过:"早期经验塑造了婴儿终身学习的大脑结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过:"儿童出生后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时期。"宝宝生下来,大脑的发育需要完  相似文献   
456.
竞争与谦让——中国古代“争”“让”范畴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与谦让是一对对立的范畴。中国古代通常称为“争”、“让”。我们的先哲通过对“争”的考察 ,达成了“争则乱、乱则穷”的共识。他们的学说在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排斥“争”。同时 ,他们又提倡“让”德 ,力图实现社会的和谐。考察古代先哲关于“争”、“让”范畴的论争 ,分析其利弊得失 ,对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社会 ,如何处理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57.
拉菲尔·以色列利(Raphael Israeli)是近年来对中国穆斯林研究关注颇多的一位以色列犹太学者。在其代表作《穆斯林在中国文化冲突研究》(Muslims in ChinaA Study in Cultural Confrontation,LondonCurzon Press,1979)中,提出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互相遭遇,其衍生的问题从涵化到对抗依次排列,可以分解为包含三个阶段的文化演变过程。本文就该书作一扼要评述,认为作者对穆斯林在中国的历史、回族文化的结构性矛盾、回民起义等问题作了新颖的、启发性的解释;同时由于作者掌握的文献资料有限,没有到中国大陆做过田野调查,其理论构想与回族的现实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58.
立足于"利",蔡京当政期间,在崇宁元年、崇宁四年、政和二年三次对北宋茶法加以改革.蔡京茶法的特点就是将通商法和征榷法结合起来,放松生产领域的管理,严密控制流通和分配领域,实现政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蔡京茶法对南宋及后代的榷茶制度影响不小.  相似文献   
459.
《利簋》铭文、《周书·武成篇》、《周语·国语下》都记载了武王伐纣事件,并涉及到牧野之战的天文和历法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天文学方面的分析和讨论,认为武王克商的年代应为公元前1118年8月6日。  相似文献   
460.
程泽时 《学术界》2022,(9):183-192
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商业存在一种“寄小伙”的合伙过渡形式。大商号所雇用的店官,既携带主家资本贩卖货物,又通过“寄小伙”的形式在婺源亲友同事中募集银钱资本从事生意,并可能向主家转嫁成本。寄小伙银钱的合伙人,不参与经营,其利润由直接经营的合伙人决定,并非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而寄小伙银钱较多的合伙人,开始主张算账并照本均分利润的权利,这是“寄小伙”向照本分利的典型合伙过渡的反映。婺源有亲友为商人饯行接风的习俗,但它对“寄小伙”的利润分配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