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3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666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251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3934篇
理论方法论   571篇
综合类   7713篇
社会学   559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树林 《唐都学刊》2004,20(6):144-14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戏剧性的推演;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胡适关于文明内涵的界定和中西近代民族文化意识的比较,进一步阐述胡适建立在比较、反省基础上的再造中国现代文明的思想,指出这是一种开放的、主动汇入世界现代文明潮流的有效途径。因此,胡适文明观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仍不失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文艺月旦》(甲集)是20世纪40年代在华的天主教传教士所编写的一本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珍贵资料。编者立足于天主教的道德伦理观,对现代文学的许多作品进行了简要的道德评介。此书的序和导言对中国文学特别是现代文学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就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加以探讨,拓展了我们的批判视野。但无疑,囿于道德立场,其结论带有浓郁的天主教道德伦理色彩,难以对现代文学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4.
韩和平 《决策探索》2003,(12):40-41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充满信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我们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充满信心.但是,也确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出各种权力"错位"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105.
日本近代儿童文学的历史,一般被认为是起步于进入明治维新时代之后。本文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角度,着重探讨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儿童文学观的形成与发展,并基于此考察了日本早期儿童文学读物的特征与嬗变、创作型童话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揭示出明治时期萌芽的新的儿童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的概貌,以及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6.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乔 《决策》2003,(12):46-47
  相似文献   
107.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的产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启迪和影响:西方女性主义开辟的话语系统,提出的讨论范畴,如婚姻自主、人格独立、参政权、教育权、产儿制限等,被直接用于新文化运动前期女性主义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进入中国,并以其阶级的视角而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女性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8.
发展作为内含有某种价值预设的事物的活动过程和人类追求的目标,为所有的人所关注。对它的反思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当今条件下,以生态学世界观、生存论世界观、新人道主义世界观为哲学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最能保证人类根本利益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9.
论述了英汉习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习语翻译中对文化空缺的处理,提出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应该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尽量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对文化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我党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科学进化论.这一特征在语词上通过一个"进"字表达出来.虽然"与时俱进"和"与时俱化"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本质的超越.同时,这一表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易经>、<庄子>等经典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涵,也建立,了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道桥梁.当然,由于现代时间观念的一维性质,使得人们在批驳"直线进化论"的同时,易于陷入"时间进化论",而时间进化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直线进化论,这也是需要警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