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5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665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250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3920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7694篇
社会学   558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张皓 《淮海文汇》2003,(6):28-32
正义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而有关政治正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对政治正义有了系统的论述,随后的政治哲学家们也对政治正义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美国学者罗尔斯是现代政治正义论的典型代表,他在其论著《正义论》中曾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2.
在萨特的重要哲理剧《魔鬼与上帝》的文本中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文学文本自身对主题既聚合又消解的特性 ,萨特哲理剧在解构上帝与自由这一对相关性概念的同时 ,也解构了实现个人绝对自由的可能性。因此 ,这种解构从文本上来源于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真的矛盾 ,从理论上来源于现象学方法论本身的矛盾 ,在实践上来源于个人价值理想与这一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矛盾。  相似文献   
63.
朱光潜不是一个否定文艺与道德关系的美学家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有直接关联 ,也与朱光潜希望改造社会的愿望有关。但朱光潜对文艺与道德关系的三种解答 ,没有解决文艺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问题 ,他对文艺与道德特性的区别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64.
大资源观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明兴 《社会科学》2002,23(2):20-23
文章认为大资源观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构成 ,包括了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性要素。文章认为资源的定义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 ,现代社会需要大资源系统支撑。  相似文献   
65.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2,23(4):63-67
《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文艺评论方阵》及先此出版的《当代湖南文艺评论家选集》丛书,集中汇聚了湖南文学批评50年的主要成果,展示了老中青三代批评家的探寻的风姿。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异彩纷呈的多样性、真诚鲜明的批评性、科学严谨的学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6.
67.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丹族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契丹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契丹故俗中婚姻观念的进步因素。贞节观的淡化是受契丹民族固有的草原文化,以及隋唐五代婚姻中开放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贞节观的淡化,使契丹妇女敢于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契丹女性为辽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8.
试论可持续发展教学评价观的基本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习者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评价观的基本要义可概括为:教学评价取向的未来观、教学评价功能的多元观、教学评价内容的整体观、教学评价过程的人性观、教学评价时空的开放观和评价结果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9.
网络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的过程,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概念的内涵,还使教育中的权力资源得以重组,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更趋于民主,实现了师生行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0.
水似眼波横,山如眉峰聚。楼宇田边起,车拥村前路。”如今的江淮农村再也不是“远近横着几处萧瑟的荒村”,高楼取代了土屋,时装替换了布衣。变化的不仅是外表,日新月异的农村正从传统的观念中觉醒:从“养儿防老”到“关注女孩”,从“村官下派”到游说“海选”,从杂乱建房到渴望规划,从丰灾天定到关注生态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