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贯串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关系之中。探究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理解、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2.
诸子之道与“无为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是先秦一种流行的政治理念。道家从自然主义出发,主张通过“去欲”、“去智”等手法实现“无为而治”。儒家从道德理想主义出发,主张通过道德教化、以身作则、贤人当政等途径实现“无为而治”。法家从权威主义出发,主张通过“势治”、“术治”和“法治”途径实现“无为而治”。各家的“无为而治”理想都因其实现途径上的片面性而难以在现实中得以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153.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我们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存在着理性相通之处,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更是对今天的统治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得道”思想同样能对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4.
老子与亚里士多德均为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尽管各不相同,一个主张"自然和谐",一个主张"自然目的";一个主张"无为而治",一个主张"法治";一个主张"小国寡民",一个主张"中产阶级"执政。但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成为东西方政治思想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为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5.
浅析机构投资股东的四大行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投资者在入市时应该扮演好股市挑选者的角色,但由于自身理性有限,在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其对股份的收益性偏好不会常常如愿,入市后,可能遭遇一家或数家股份入选公司的绩效欠佳或治理出现问题。机构投资股东可能的行为策略有:用脚投票、无为而治和积极行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是机构投资股东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促进机构投资股东的良性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6.
"无为而治"的NGO管理艺术 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一个美国教师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美国的英语教师永远是稀缺的.这就是美国英语学会所从事的事业--它向中国的院校派遣北美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57.
以无为而治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作为时代主题,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的研究。本文的论述集中于探讨如何将和谐理念运用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文章在比较中西方“和谐”概念的基础上,以道家思想为主源,将“和谐”定义为,一种遵循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规律,适应外部与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其内部与外部均达到平衡的状态。进而以和谐维度为依据,将一个组织的和谐,定义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大要素层面之上。基于组织文化与和谐维度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对“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型及“无为而治”的光缆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建立,论证了以“无为而治”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组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相关领域的趋势性探讨,本文将和谐思想注入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具备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8.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中后期,以原始道家学说为基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诸子思想,虽然属于广义的道家,但在政治伦理思想上又明显不同于老子及庄子。黄老学派在政治伦理观念上十分推崇“道”,在政治上坚持以合道为正当,以违道为不正当。君主在政治上的任道,一方面要求其在日常治理中以尊法为高,将法建立在体现道的事理及情理基础上,依法治国;另一方面也要求其克制欲望,清心寡欲,简政无为,轻徭薄赋,恪守无为而治的宗旨。黄老学派的政治伦理思想不同于儒家等学派注重国家组织架构的理想化倾向,也不同于法家驱民以为国的功利化倾向,其倾向于以维持长治久安为目的,在政治伦理内容上聚焦于治国理政的任道尊法无为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